邢琳琳在燃气维检修现场采集一手资料                                   ■企业/供图

        初见邢琳琳时,她沉静、内敛,脸上挂着浅浅的、亲和的笑容。温柔的外表下,是她对燃气事业锲而不舍的创新和追求。身为北京燃气集团高级工程师,她多年如一坚持科技创新,以女性的担当和刚毅,牢牢耕耘在城市燃气的保障战线上。

        解决燃气难题

        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她始终把责任二字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她常说,我只是企业中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能当好这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是我对工作的唯一想法。

        2014年,燃气调压箱因为大面积缺电无电造成监控盲区,成为了燃气安全的一大隐患。这成了邢琳琳的心头大事。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个重任,迅速成立内置发电工作小组,她经常加班加点,为了能够找到能源消耗低、简单、高效的发电方法,她常苦思冥想,翻阅大量资料,经过方案设计、画图、计算、原理样机制作、测试等,历经三个多月,首次开发出适用经过低流速、小管径气体管道的内置发电样机。发电机利用动能,发出电能,维持调压箱正常运转。

        问题又来了,如何在较低流速、小管径的低压燃气管网中,高效利用动能,发出较大功率的电能出来。期间邢琳琳设计对比了十多种不同材质、不同角度和排列的叶片,此外她提出巧妙增加缩径导流板设计,经过多次测试,最终成功发出100W以上的电能,并申报发明专利2项,解决了城市燃气调压箱的监控用电难题。

        铸牢城市生命线

        身为一名燃气人,邢琳琳把安全当做自己的使命。希望用科技创新助力城市“生命线”的平稳运行。她常常出现在燃气维检修现场,采集一手资料,即使在2018年怀孕期间,仍然多次前往现场开展燃气泄漏点精准定位试验和新方法优化攻坚工作。

        在国家70周年大庆、十九大、APEC峰会等重大政治活动、重大工程的保驾工作中,邢琳琳利用取得的牺牲阳极服役行为等多项科技成果,组织完成2000多公里的老旧燃气管线的防腐检测和安全评价工作,为北京市有计划地改造、更换旧管线提供了科学依据,多次为国家组织的重大政治活动、重大工程、重大任务保驾护航做出了的显著贡献。

        在邢琳琳参与的北京燃气管网防腐蚀安全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及推广应用研究中,一系列防腐蚀安全关键技术和设备在北京燃气管网进行了广泛应用。此举提高了北京燃气管网的整体安全防护水平,保证了北京市的公共安全。不仅如此,她针对燃气调压站出现的管道位移、地面变形等问题,开发了基于应变监测的城市燃气管道事故预警装备及系统,有效解决了调压站设备及管材由于冻胀引起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节省场站改造资金1500余万元,保证了通州区用户的正常用气。

        科技创新百花齐放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企业发展不是靠个人的单打独斗,要靠团队整体实力。钻研燃气技术既是邢琳琳的工作也是兴趣所在,邢琳琳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积累的心得、经验和“绝招”分享给身边同事。

        在邢琳琳青年工程师工作室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积极组织开展燃气输配技术攻关、技术交流等活动。5年来,她负责组织了30余次内外部技术交流,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技术攻关9项,提出并完成“五小创新”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9项,发表论文7篇,取得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

        面对生产技术难题等,邢琳琳总会冲在前面,带领团队伙伴攻破一个又一个难题。在她的带动下,工作室成员均完成职称提升、专业资格认证等。工作室先后被北京市总工会、团市委授予“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和“青年创新工作站”称号。

        从业以来,邢琳琳获奖无数,科技进步奖、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劳模……然而对于她来说,最大的欣慰是产学研用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为功能产品。现在的她埋首于燃气技术攻关、用智慧和奉献致力建设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