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莹莹在新的工作岗位继续埋头苦干 ■企业/供图
从金水桥到天安门广场,从国家博物馆到人民大会堂,她的脚步踏过天安门广场的每一块方砖,她的身影坚守在每一次环卫保障的一线。她总说“我想把这当成家,想让每个角落都干干净净的”。作为一名环卫青年,温莹莹十年扎根环卫一线,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用奋斗书写着无悔的青春,用奉献坚守着“天安门因我更美丽”的初心。
作为家中第三代环卫人,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温莹莹对环卫师傅、对作业车辆,有着莫名地亲切。2009年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了北京机扫公司的汽修车间,跟着刘吉昌主任,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吉昌主任是一位老劳模,他平时吃在车间、住在车间,一年到头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他经常带着修理工一起下地沟、钻车底。
在温莹莹身边,像吉昌主任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有的20多年没陪家人吃过年夜饭,有的不管身在何处看见下雪就第一时间返回岗位,还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奉献了一辈子。环卫人的质朴、敬业、执着、坚守,深深地影响着她,鼓舞着她,让她朝着自己的环卫路,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
2016年,组织上安排温莹莹到天安门环境服务中心担任党支部书记,面对肩上的重任,她从书本中要标准、从对表中找差距、从对标中明方向。结合天安门地区政治要求高、重大活动多的特点,她开展了“红色堡垒”支部创建工作,组建了“天安门党员先锋队”,让党旗飘扬在保障一线;她先后组织签订“70周年保障军令状”、“天安门作业模式我来讲”竞赛、“看桶、守桶、护桶”党员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天安门意识”铭刻党员心底;她把党建融入天安门地区“环境卫生首善之区”建设,和大家一起总结凝练“天安门作业模式”,用创新的工艺、先进的装备和忠诚的坚守,实现了天安门地区作业质量从双十到双五再到双三的提升。
2019年,温莹莹和姐妹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保障工作。作为主战场,她们提前一年就开始了各项准备工作。面对内容不确定、点位不确定、时间不确定等诸多难题,她们没有等、没有靠,在总结2008年奥运会、60周年保障和9.3阅兵保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保障方案;红飘带施工、观礼台搭建、远超往年的游客量、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摆在她们面前的难题一道又一道。困难面前,党员先上!温莹莹带队组建了“70周年保障党员先锋队”,像升级打怪兽一样,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死磕。为了完成1000多名保洁员的实操培训工作,她们从早升旗盯到晚降旗,每天就休息三四个小时;她们用车磨、用刷子刷,想尽一切办法清洗掉施工围挡拆除后留在地面的黑印;从5月份开始,全员停休,每个人都像上满了弦。与此同时,温莹莹还承担着观礼台服务指挥部卫生保障组副组长和公司人工保洁组副组长的职责。修改了30多遍的人工保洁方案,27个人工保洁点位,12组190个垃圾箱,东西观礼台8个固定厕所、160个厕位,32大类、1万2千多个耗材,她用脚步丈量广场、用实干践行使命、用青春告白祖国。
面对1万4千名方阵演员产生的就餐垃圾和仅仅1个小时的清理时间,温莹莹带着大家进入到人群中收集垃圾,几十斤重的垃圾袋,她们拎出来200多袋;厕所堵了,她拿着皮搋子跟保洁员一块疏通下水道;运垃圾、清观礼台、协调安保……从9月30日凌晨保障烈士纪念日敬献花篮仪式,到10月2日全部撤场清理结束,她和姐妹们在岗位上坚守了50多个小时。困极了就靠着墙根打个盹,她枕过矿泉水瓶、睡过厕所的隔间,两天的时间,走了7万多步。挑战面前的团结一心,困难面前的集体冲锋,成功之后的喜极而泣,她们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像一股绳子紧紧拧在了一起。
如今,温莹莹已来到新的工作岗位,担任北京机扫公司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但一代代环卫人对工作的坚守、对事业的情怀和对责任的忠诚,都激励着她传承好“时传祥精神”、接好接力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