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热力工作人员检查供热设备 ■记者 董一鸣/摄
历经2个多月的改造,今年北京热力首个智慧供热改造项目经最后调试后已投入使用。以智慧供热为代表的自动化操作开始取代人工,实现了对供热设备的远程控制以及站内的智慧化运行,让居民享受到更加舒适、稳定的暖意。
走进北京热力西城分公司百万庄北里B区热力站,这个建成于2018年的热力站供热面积3.05万平方米,涉及445户居民。按照四步节能的理念,今年8月,热力站开始了智慧化改造动工,成为了首都核心区的示范站。
北京热力西城分公司技术设备部经理郝伟介绍,以往的供热工作更多依靠人工,运行人员根据气温手动设置供热量。但往往因为建筑物的形式、年代、保温等形式不一样,出现温度调节不及时的情况。“这次进行的智慧供热改造,人工调控将被系统智慧调控取代,供热工作更加精准,可以说从‘经验主导’向‘人工智能’迈进。”郝伟说。
此次智慧供热改造硬件部分可分为3个层次,包括热力站、单元楼和用户侧,分别加装了PLC控制柜、电动调节阀门、室温采集器等装置,它们构成了供热系统的感知系统和执行系统。背后依托的是北京热力智慧供热平台,它相当于供热系统的大脑。整套系统集成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控制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实现了全过程的智慧化、自动化调节。
热力站PLC控制柜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烟感、水浸等多种数据,这些数据实时远传至智慧供热平台,辅助“大脑”下达指令。这次百万庄北里B区热力站共新加了电动调节阀11套、各类温度、压力传感器163套,以及楼前边缘数据采集电控箱等相关设备。另外,用户家中还加装了室温采集器。
有了这些设备,从热力站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到管网、楼口的阀门开合度,再到终端的室内温度,都将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智慧供热平台。平台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对供热系统进行数据建模,实时进行热量的计算、预测以及分析,从而实现智能分析、联动调度,精准调节阀门开合度,达到供热系统自动调节,冷热不均、升温滞后等供热老大难问题将成为历史。
“10月竣工以来,我们已经进行了多轮调试,供暖以后源源不断的数据也会让系统不断地学习、迭代,使一次次调控越来越精准。”郝伟对投用的智慧供热充满了信心。早在几年前,北京不少热力站实现了无人值守,改造后,热力站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以百万庄北里B区热力站为例,站内目之所及的设备都可自动调控,工作人员点击屏幕就能操作,也可以在智慧供热平台远程操作。
“有了这项技术,我们的服务也能主动向前一步,更有针对性。”郝伟解释。尤其在寒潮来袭时,建筑物具有热惰性。通俗地讲,便是其内部温度变化相较于大环境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了智慧供热系统,系统能根据天气预报信息预测楼内温度的变化趋势,从而提前下发指令,科学分配每个单元的热量,保证室温达标。热力站加装了很多温度、压力、流量、热量采集器,一旦出现问题,监控平台能及时发现,处置更加精准高效,也进一步使检修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据悉,今年北京热力西城分公司智慧供热改造涉及8个热力站,总供热面积89.08万平方米。除了保障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外,智慧供热可以综合天气情况、室外温度及用户用热情况,自动调整电动调节阀开度,做到精准供热、按需送热,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得益于分层次智慧供热改造,北京热力2022年智慧供热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97万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