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总精雕细琢冬奥工程          ■企业/供图

        近日,由北京住总集团工程总承包二部承建的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项目一标段钢结构工程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钢结构金奖”。 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项目坐落于延庆小海陀山半山腰,冬奥村依据原有地形保留了其附近的村落,以半开放的院落式布局将山村和山地环境有机结合,和山地景观环境呼应融合,为冰雪运动及山地活动爱好者提供服务,打造“山林场馆,生态冬奥”主题山村。

        BIM助阵钢结构施工

        延庆冬奥村建筑面积近6.3万平方米,结构形式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楼盖为钢梁加钢筋桁架楼承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总用钢量约11300吨,楼承板铺装60000平方米,建设周期短、空间造型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拼装安装精度高。

        如此庞大规模的钢结构工程离不开BIM技术的支持。在钢结构施工中,项目部成立了科技攻关型青年突击队,采用BIM技术推进深化设计。突击队应用了TEKLA、NAVISWORKS等一系列BIM软件,对各个施工工序进行了施工模拟演练,并对每一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的场况做好规划,通过分析,合理安排工序进行施工。

        在公共组团南区,由于旋转楼梯为双曲弯扭结构,大量弯扭构件需在工厂组对成不同的分段,且分段对接口不规则。为解决安装过程中保证多个扭曲对接口同时满足安装精度要求的技术难题,项目部采用了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获取实体钢构件数字模型完成3DBIM逆向建模,对旋转楼梯的分段进行优化。再根据旋转的扭曲度,每层平台单独成段,尽量保证踏步旋转段每个分段在工厂加工制作,根据施工运输模拟,实现结构单元整体的数字预拼装,极大降低了构件加工误差造成的风险。

        2019年,项目部荣获了首届“共创杯”全国BIM大赛一等奖及BIM技术创新示范项目荣誉,并形成实用新型专利3项。

        匠心雕琢冬奥工程

        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项目共使用钢柱1630根,钢梁、水平撑8600根,其中最重的单个构件达到了9.5吨,最重的钢梁也达到了8吨。还要完成10000余次吊装,每次吊装均需进行吊装分析并全程监控。针对超长超重构件多,吊装及测量控制难度大的问题,如何确保10000余个钢构件精准无误差的吊装到位?

        “保证施工进度,保证每个节点和构件的安装精度,是我们的责任。”为解决这一难题,技术负责人许明友带着项目团队穿梭于“钢铁森林”中,根据现场多次踏勘测绘,开展大大小小的吊装讨论会和技术交底近百次,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70余份,组织大型方案交底20余次,对每个构件的连接方式、焊接顺序、焊接坡口的大小及方向、安装尺寸进行BIM模拟吊装,再依照现场反馈数据进行构件尺寸调整,确保“精吊稳装”无偏差。

        随着工程不断推进,难度也在增高。今年年初几场大雪,更是让延庆小海陀山上的温度降至零下12摄氏度,焊接温度不符合施工条件,焊接时焊缝质量的控制成为攻关的又一个重点。减少焊接热循环次数;优化坡口形式;采取合理的装配和焊接顺序;焊接部位搭防风棚进行焊前预热,保证施工质量;买来电加热器,确保施工点的温度;焊后用岩棉保温,焊缝检测加防冻液处理……项目部全力追求施工质量,并于2019年12月底如期高质量完成全面封顶。

        凝心聚力保进度

        短短三个月内,运动员组团一要吊装4500吨钢构件,铺装2000多平方米楼承板,场地有限,材料无法堆放,道路受限,大型构件运输困难,运输车辆还需提前报备,历经两道安检岗,怎样才能保证施工现场各种材料既满足施工需求,还不多占用场地?“王工,调整施工顺序,这几天先把三段钢构件吊装起来,办法总比困难多。”生产经理刘长海为大家鼓劲。

        于是,项目部对所有进场的构件控制宽度、长度,解决运输问题;把所有施工材料先经过100吨的汽车吊吊至临时存放地,再由塔吊吊至施工作业面;为保障连续无间断钢构运输、安装,项目部充分发挥施工总承包优势,协调钢结构、土建等分包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运输队、青年突击队,全力以赴保证施工进度,终于保证了运动员组团一钢结构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