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万宁桥“护肤” 车水马龙的地安门外大街上,被誉为“中轴线上第一桥”的万宁桥静静地守候着这条大街。去年,万宁桥经过了维修整治后全面亮相,不仅桥上铺设了沥青路面,整个桥身也进行了清洗和修补,如同进行了一次深度“护肤”。对北京建工六建集团万宁桥项目经理郑欢而言,万宁桥的整修既是助力中轴线申遗的重要工作,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万宁桥始建于1267年,原为木构筑,后改为石筑,桥身为单孔拱券桥,长约33米,宽约20.5米,是北京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单孔桥。桥拱净跨度约7.3米,拱高约3.5米 特别报道 2024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82 浏览
千年琉璃园“点亮”中轴线 从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到天坛的庄严神圣,再到先农坛的朴素庄重,色彩斑斓、质地坚硬的琉璃瓦为古建筑披上了华丽的外衣……作为760余年的皇家官窑,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从元代设置琉璃局开始就一直为故宫、天坛等古建筑烧造琉璃制品。它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为中轴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坐落在永定河畔、西山脚下的门头沟区琉璃渠村人气儿渐旺。很多游客带着孩子直奔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参加琉璃手工制作研学活动。园区内的琉光璃舍精品民宿成为亲子乐园,孩子们兴致勃勃 特别报道 2024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66 浏览
科技手段结合古法工艺焕新“活文物” 东岸的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也是北京市目前唯一还在为社会交通服务的元代桥梁,如何在保护好万宁桥风貌的同时,延续其交通功能?近日,记者从施工方北京建工养护集团市政四处获悉,万宁桥修缮工程已于2023年圆满完工,他们将科技手段与古法工艺相结合,尽可能延长文物的寿命,让这座中轴线上的“活文物”焕发新生。万宁桥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被誉为“中轴线上第一桥”,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这座单孔实腹石拱桥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最初时 特别报道 2024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86 浏览
“印记北京中轴线展”带来别样游览体验 “自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来观展、集章的游客特别多,好多人拿着北京中轴线护照特意来盖章打卡。”中华世纪坛工作人员说。近日,为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助力北京老城保护,“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让观众通过观赏300多枚中轴线主题印章、盖章打卡,别样游览了北京中轴线。走进位于中华世纪坛一层的展厅,前来观赏“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的观众络绎不绝。展厅中间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从汉字角度解读北京中轴线核心遗产景观的宣传片。 特别报道 2024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24 浏览
促进文化交流 展现首旅风貌 2024年8月25日,“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拉开帷幕。首旅集团旗下4家企业结合本次“首都国企开放日”主题,邀请广大市民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共享“首旅风貌”。打卡“新中国第一店” 解锁北京市百货大楼新玩法 当第一缕秋风轻轻掠过京城,北京市百货大楼的秋日童话也随之启程。在“新中国第一店”——北京市百货大楼,穿越时光隧道,走进焕然一新的张秉贵纪念馆。张秉贵纪念馆于2011年9月在北京市百货大楼一层落成,又于2024年6月完成升级改造,这里不仅是服务精神的圣地,更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特别报道 2024年09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77 浏览
在“城市金名片”刻下“北排印记” 北京依水而建,中轴线以水而定。中轴线的河湖水系见证了北京城的发展变迁。在这条有着750年历史的城市轴线上,北京排水集团以责任与担当,默默守护着城市的血脉与文化繁荣。从精心规划到科学建设,从日常维护到优化升级,从古老街巷的排水系统改造到现代科技赋能的环保新实践,北排人以不懈的努力,不断为北京中轴线这张“城市金名片”增光添彩。北京排水的智慧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智慧光芒,故宫为其典范。故宫内,沿用至今的古排水体系,通过精妙的设计,将大小院落中的雨水引入金水河 特别报道 2024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中轴线“遇见”北京味道 集合了27家分布在中轴线上的餐饮品牌“美食快闪”、收录着100多家中轴线上的老字号、黑珍珠、年度星级餐厅以及特色商户的美食地图……8月28日,第三届“百味千店妙中轴——2024北京中轴线美食文化节”(以下简称“中轴线美食文化节”)启动。活动从8月28日持续至9月17日,大众点评同步上线了“百味千店妙中轴”特色美食专区和“2024北京中轴线美食地图”。“中轴线”美食搜索热度同比提升58%美团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活跃在中轴线上的餐饮门店有近万家。2024年上半年,北京生活消费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 特别报道 2024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65 浏览
“上海大楼”蝶变鼓楼边“网红” 北京中轴线北端,鼓楼与钟楼静静矗立,向北行走不到六百米,胡同深处藏着一座花园式文创园——金隅金台·共享际文化产业园。作为中轴线的重要力量之一,金隅金台·共享际在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同时,深挖中轴线文化内涵并进行活化利用,通过升级改造,并借助鼓楼文化地标契机,打造出职住一体的“戏剧演艺孵化+网红商业+配套文化工坊及国际青年公寓”多业态模组,为复合场景的社群运营提供孵化场所。金隅金台·共享际的前身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59年4月,上海科普影像资料厂的108个上海家庭响应号召 特别报道 2024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中轴线上赏古树 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受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北京城建园林集团旗下北京园林院张新宇创新工作室团队精心打造的北京中轴线古树游线,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这条游线,古树背后的历史故事也逐步展现在公众面前……北京中轴线上到底有多少棵古树?这个问题如今已经有了答案:约7000棵。数字的来源并不是“拍脑门”,而是经过张新宇创新工作室团队严谨细致统计后的结果。随着数据的得出,一棵棵古树背后的故事也渐渐浮出水面。2022年,一本名为《古都守望者·北京古树》的专业古树文化书籍发布。 特别报道 2024年09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98 浏览
京投轨道运营公司“开学季”提升运力 随着新学期开始,北京市各中小学及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京投轨道运营公司提前部署,采取多项举措持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全力做好“开学”保障工作,更好地服务燕房线、大兴机场线、19号线乘客顺畅出行。精准调度“配运力”9月2日是开学后首个工作日,通勤、通学出行客流叠加,京投轨道运营公司全面部署充足的运力储备并合理分配运力资源,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燕房线计划使用平日列车运行图,大兴机场线沿用暑期通用运行图。19号线早高峰时段延长运力投放90分钟,晚高峰时段提前60分钟 特别报道 2024年09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6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