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榆垡收费管理所收费班长王争带来了两个建议,分别是AI(人工智能)教育赋能一线职工和“残摩”标准升级。
王争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人工智能接轨,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就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提升企业一线职工的再教育水平。
在高速公路领域,ETC是智能设备的开端,近两年又逐渐上线安装了收费站区的预交易系统。目前,全国部分省份高速公路在陆续尝试智慧收费站建设,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智能收费设备以及集约化管理,有效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随着智能设备的上线,让高速收费运营一线职工从之前的前端窗口服务模式,逐步向后台远端值守模式转变。目前,部分企业一线职工对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需加强对一线职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通识教育培训,提升其能力素质。
王争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展在职职工AI教育培训。例如,对积极开展职工培训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或者设立专项培训基金,职工取得人工智能培训类别的培训证书后,给予职工专项津贴、基金奖励等。王争建议,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联合社会培训机构、高校等,通过信息网络开展和推广在线学习平台,鼓励职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学习AI技术的相关课程,或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让职工在实践中掌握新技能。
此外,王争在履职工作中,通过与各级人大代表沟通交流及日常调研发现,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国家技术标准存在多年未更新的问题。老旧车型、落后技术及管理规定对残障人士的安全、舒适、便捷出行产生了影响。以北京市为例,据初步调查,北京市正常营业的“残摩”定点销售店仅5家,出现了对残疾人服务欠缺的问题。王争建议,尽快升级“残摩”标准,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和技术政策,促使相关企业开展电动化、智能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将其车型纳入到产品目录范围,并给予相应的“油换电”激励政策,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进一步便利残障人士出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