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琉璃博物馆 ■记者 董一鸣/摄
从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到天坛的庄严神圣,再到先农坛的朴素庄重,色彩斑斓、质地坚硬的琉璃瓦为古建筑披上了华丽的外衣……作为760余年的皇家官窑,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从元代设置琉璃局开始就一直为故宫、天坛等古建筑烧造琉璃制品。它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为中轴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坐落在永定河畔、西山脚下的门头沟区琉璃渠村人气儿渐旺。很多游客带着孩子直奔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参加琉璃手工制作研学活动。园区内的琉光璃舍精品民宿成为亲子乐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艺术手工课和绘本阅读活动。
被誉为“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的琉璃渠古村落,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23年2月,村内有着760年历史的琉璃官窑厂以“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身份重新亮相。乘着城市更新的东风,京西琉璃浴火重生,再现官式琉璃的华彩流光。
由于市场收窄和环保原因,琉璃生产一度遭遇瓶颈。2013年,为故宫大修工程烧制完最后一批琉璃后,这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官窑停产。
窑火停了,人散了,而琉璃烧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长安选择了坚守,他奔走于学校、社区讲解传播琉璃文化。“骨子里喜欢这门手艺,我的心里放不下琉璃。”他说,老一辈琉璃工匠都有使命,就是要让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下去。
为了让琉璃烧制技艺焕发新生,满足城市更新、古建修复对高品质琉璃构件的需要,老窑厂业主方金隅集团按照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结合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规划,精心筹划打造琉璃文创园项目。包括琉璃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蒋建国、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长安在内的一批老师傅重操旧业,园区成为本市第一个保留生产功能的非遗主题文化园区。
现如今,园区窑火重燃,坚持守护着千年的文化传承,在保护和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着新的发展之路,打造出琉璃技艺传承、文创、研学、餐饮等多种丰富业态,以“泛博物馆”概念为核心,用自有的琉璃元素文化和工业遗存特色,将园区打造成非遗活态传承基地,继续书写中轴线文化的新篇章。
漫步在园区内,仿佛置身一座活态的琉璃博物馆。这里不仅有利用老窑遗址打造的琉璃文化展陈,路两侧石柱上还有各式各样脊兽做装饰,连园区草坪上也点缀着用遗存的琉璃瓦做成的展品。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更新项目,园区以“保护性更新”为主线,保护传承非遗琉璃烧制技艺。很多年轻工匠也慕名而来,跟着老师傅学习琉璃古法烧制技艺。
“园区目前人气儿渐旺,一年多来已经开展了近百场研学活动,并在利用釉烧隧道窑老厂房改造而成的艺术空间内,开办多场艺术展览和论坛活动,琉璃文化特色民宿也经常客满。”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还引入优秀非遗工作室、文化创意类企业、网红咖啡餐饮等业态,今后还将持续开展各类文化论坛、非遗研学、文创市集、艺术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非遗传承的北京样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