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远维护燃气管线                                                   ■企业/供图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纬度地理位置带来了极寒天气,冬季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26 摄氏度。恶劣的天气也给这里的燃气管线维护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身为北控集团佳木斯中燃抢修大队队长,刘春远全天候坚守在岗位上,用车轮丈量着全市800 多公里燃气管网,用行动守护着百姓的用气安全。“老百姓的安全是天大的事”,这句话始终挂在刘春远的嘴边,也挂在他的心上。

        刘春远近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多年来,他用持之以恒的坚守和精益求精的追求,诠释了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精神。

        从接线员到技术能手

        1993 年8 月,刚满18 岁的刘春远进入了燃气行业,从接线员开始做起,五年之后成为了一名户外管线巡检工。

        巡检工的几年,刘春远就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这个行当,哪怕是简单的活儿,他也要比别人多花些时间,力争把工作干到最好。

        凭借着一股钻研劲,在2010 年全国首届“燃协杯”全国燃气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刘春远凭借安装工的手艺参加黑龙江省选拔赛并取得了全省第二的好成绩。为他赢得了全国赛决赛参赛资格。9 月份,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比赛决赛中,他成绩突出,荣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有了扎实的技术傍身,刘春远干劲儿更足了。2011年,随着燃气用户的不断增加,佳木斯中燃组建业务能力好、应变能力强的专业维抢修队伍,刘春远勇担重任成为了抢修大队队长。

        冲锋抢险第一线

        在佳木斯,常年的寒冷使得地下形成了冻土层,地壳变化严重,管道受应力变化影响容易出现泄漏、断裂,每年大大小小燃气抢险事故高达百余次。

        从业那么多年,刘春远每次出险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对他来说,每一次抢修都是一场紧张的“战斗”,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是永远的使命。

        2019 年12 月,佳木斯市通江街的一座燃气阀井内,突然检测到很高的天然气浓度。接警后,刘春远同志带领队员很快赶到了现场,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后,开始对井下漏气部位进行检测排查。由于极寒天气,地壳变化严重,管道受应力变化影响将阀门和埋地管道法兰连接处接口变形导致漏气。如果这种中压漏气停气维修,为了避免对埋地管道造成破坏,则需要对变形管线上方一米半厚的冻土层进行人工破挖,这样就会造成区域内上万燃气用户春节期间无法正常用气,在恢复燃气供气时还会对这些用户的安全造成隐患。

        刘春远经过反复斟酌和思考,在保证管线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利用千斤顶对变形管道进行支撑,制作与法兰相符的卡具,对漏气部位进行加装固定,避免阀门受应力影响。终于成功将漏点处理,保障了用户安全用气,排除了险情。

        这样的抢险经常上演,刘春远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忙碌。无论何时,遇到紧急任务,或者夜间施工条件恶劣的任务,他都冲上前去。为了不影响街坊用气和路面的交通,真正的开挖抢险,一般在深夜11点才开始。加班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无论多辛苦,到了险情解除的那一刻,刘春远才会松口气,“这个时候特别有成就感,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逆行医院勇“战疫”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在全国蔓延。当很多人都居家隔离时,刘春远和他的抢修大队已经如往日一样坚守在保供一线。他对抢修队员说:“必须保证用户的安全供气,让用户安心呆在家里。”

        当所有普通市民都被告知远离疫区,无必要情况不要前往医院时,刘春远的身影每天都出现在逆行的路上。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佳大附属医院、佳木斯市第四人民医院几家医疗单位的采暖、消毒、饮食都依靠天然气,一旦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

        刘春远带领抢先大队建立了重点保障制度,对医疗场所的燃气管道和设施做到每日必检。为了得到最真实的巡检情况,设备巡检往往安排到下午或者晚上天冷的时候,“白天气温高,晚上天冷了才是问题高发的时期。”夜幕下的佳木斯几乎空无一人,刘春远和队友们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医院周边时刻准备着。

        然而,为了“大家”,刘春远牺牲了“小家”的时光,常常因为要抢险错过对家人的陪伴。虽然他心怀愧疚,可是险情一出,他又风驰电掣地飞奔过去。

        站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刘春远觉得身上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了,“干燃气这行就是要有责任心,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使命所在。”眼下,从北京回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漫长的保供工作中,投入到抢险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