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张杰 ■记者 董一鸣/摄
问及在城市副中心棚改工作中有什么技巧和方法,作为北投集团第一批派驻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者,北投集团通州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杰直言:“正是我们以一次次公平、公正、公开的标准直面群众质疑,一把尺子量到底,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他们才能把我们当作知心人,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为副中心建设做贡献。”
张杰主要分管公司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参与了潞城办公区和东方厂周边棚改项目共25 个村、2 万多人的拆迁安置任务。目前,正在南大街历史片区申请式腾退一线工作。棚户区改造与疏解整治促提升、减量发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公共空间体系优化,促进了新老城区空间、功能、社会的深度融合。张杰说:“通过参与棚户区改造工作,我见证了副中心日新月异的变化。”
棚户区改造工作没有固定模式,没有“万能钥匙”,每天都是零起点、每次都是第一次,没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是做不好的。项目启动伊始,集团党委按照“结合棚改融进去、服务棚改有作为”的思路,主动加强与属地政府、拆迁乡村以及相关单位基层党组织的合作共建。从潞城一期、二期,到东方厂周边,棚改阵地推进到哪里,“支委包片、党员包村”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做到人人都包户、户户有人管、一管管到底。
作为一名转业军人,张杰在部队摸爬滚打了13 年,扛过枪、站过岗、参加过阅兵、在零下几十度的外场修过飞机。面对恶劣环境,从没有怕过;面对困难工作,也从没有被吓到过。但棚户区改造工作对他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既然不懂不会,那就向书本学、向专家问、向实处干,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一点地积累、一步一步地摸索,最终他带领团队完成《以“百姓幸福”为宗旨的阳光拆迁管理工程的实践》和《大型棚户区改造项目信息化集成型管理的创新实践》管理创新成果报告,荣获了北京市企业管理创新一等奖。
棚户区改造关系到城市的规划发展,更是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张杰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克服困难,在城市副中心棚户区改造的每一寸土地上,留下了扎实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4 个月,6 个村、8000 余村民全部拆迁;19 天,10 个村、9000 余村民全部签约;10 天,9 个村、10000 余村民全部签约。喜讯接踵而来、纪录屡被刷新。一组组闪亮的数据映射出北投人的智慧与汗水,见证着北投人的使命与担当,形成了棚改拆迁的“北投模式”。
“从我2015年被集团派到副中心参与棚户区改造工作,深切感受到五年来副中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凌乱落后的乡村,如今高楼林立、整齐划一;很多曾经泥泞坑洼的小路,如今笔直宽阔、交通便捷;数万老百姓从低矮破旧的蜗居欢欢喜喜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停产多年的工厂变成了市民休闲的公园,逐渐落寞的运河变成了游船穿行的美景……”张杰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