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用“五个必须”总结概括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关键抓手、动力引擎、安全保障、根本方向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与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次出现在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会议部署的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凸显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新时代新征程,首钢集团一定要把“五个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坚持创新驱动,坚定不移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与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贡献首钢力量。

         一、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是首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988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状况,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把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大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竞争力”,体现了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党对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首钢集团党委围绕首钢高质量转型之路怎么走这一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是首钢人的基因和血脉,首钢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技术创新的历史。百年首钢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通过搬迁调整实现了从长材到板材的转型升级,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靠的就是技术创新基础不断夯实、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首钢集团党委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初期,提出推动技术领先成为首钢的核心竞争力,为近三年应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指明了方向,也成为首钢“十四五”前三年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的强大动力源。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特别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来,首钢集团党委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等重要思想、重要论断,深刻总结首钢创新实践,分析当前竞争环境,着眼未来长远发展,进一步提出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在2023年9月召开的首钢“创新创优创业”交流会上,作出了“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两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首钢的发展路径、中心任务。从“推动技术领先成为核心竞争力”到“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化、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而是实践的感悟、认识的深化,是对首钢高质量发展思路、发展路径的一个深度思考。“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就是要站在企业基业长青的高度去谋划和推动自身的技术创新工作,让技术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推动首钢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的“最大增量”。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只要我们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拿出只争朝夕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牵住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技术创新”这个“先手棋”,坚定不移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首钢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坚持“一引领两融合”,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

        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是关系首钢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首钢场景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产品;管理创新提供制度设计、优化管理模式,输出的是效率;商业模式创新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和客户服务方式,输出的是服务,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驱动企业价值创造、价值实现。要坚守企业价值创造的本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行业发展规律和企业成长规律,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远布局谋划和推动技术创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切实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首钢发展质量向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转变。

        一要坚持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在“锻造长板”上持续发力,打造企业比较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十四五”以来,首钢聚焦技术创新基础,加大研发力度、持续完善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要坚持把技术创新工作放在企业发展最优先的位置,深刻把握技术创新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和市场需求变化,以技术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要坚持“问”在市场、“落”在现场,把“锻造长板”作为主攻方向,在市场结构性需求变化中抢抓机遇,以技术创新提供高质量供给,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着力锻造关键核心技术长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重点领域,加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研发力度,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布局研发一批极高强度、极耐腐蚀、极端温度、极限规格等应用方向的新材料,解决国家高端应用材料“卡脖子”问题。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着力锻造“制造+服务”长板,在行业竞争中定义高端领先产品,在需求侧的增长中定义特色产品,以产业链头部企业的满意度去定义服务能力,用高质量的供给破解需求侧的变化,重点围绕高效制造、高品质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能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不断以技术进步促进结构优化、质量改善、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把“高端”“领先”和“特色”体现在市场占有率上、体现在创效上。要坚持高效协同开放,着力锻造技术创新体系长板,统筹集团创新资源,完善集团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创新链条,重点在建强自主创新体系、强化联合研发体系、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上下功夫,聚焦企业重大科技项目加强自主研发、系统集成,打造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筑牢创新“链主”地位。

        二要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管理创新只有与技术创新的要求相匹配才能形成强大生产力。近年来,首钢集团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深化对标管理,企业管理效能稳步提升,首钢集团再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要坚持深化改革,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双百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深化组织机构改革,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用工机制改革,强化债务、金融、投资、合规、经营等重点领域监督管理,健全多层次风险管控机制,筑牢合规管理防线,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劳动效率,提升管理能力。要坚持数字化转型,坚持战略引领、数据驱动、业务主导、持续改进,推进数字技术与首钢集团发展深度融合,探索数据资产入表,健全数据治理体系,促进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切实让数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体现价值、发挥作用,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管理变革、业务变革,用数字化智能化助力产业升级、助力产品和服务能力提升。要坚持注重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注重资金高效运转、注重改善资产质量、注重极低成本管理、注重资源高效配置、注重对标管理、注重委托管理责任、注重总部健康运行等“八个注重”经营方针,不断提高成本控制、资金管控、精益管理能力,持续改善资产质量,提高企业经营实绩,不断增强企业经营韧性。

        三要坚持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创新是在技术创新引领下,进一步催生新的经营、服务、盈利模式的价值创造。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需要相互配合,通过创新满足市场需求,才能为企业带来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流的利润。近几年,首钢集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链为基础,从客户角度出发,通过对价值链各环节的细分和资源配置寻求增值空间,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要进一步树牢市场意识,着力在强化“产品+服务”上下功夫,结合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推动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优化,促进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用户黏性提升;在深化产业链合作上下功夫,找准切入点,开辟新赛道,构建上下游互惠共赢的产业生态;在开放合作上下功夫,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发展共享共赢;在对接资本市场上下功夫,增强产融结合能力,赋能产业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后冬奥时期的首钢园区发展备受瞩目,要更加自觉地服从“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主动融入“五子”联动,以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钢高地和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首钢支点为抓手,持续推进工业遗存和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构建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要突出产业平台的催化作用,进一步推进科幻、互联网3.0、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产业协同发展,培育“1+3+X”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精尖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资源聚集地;利用园区独特优势,推进山水自然资源、冬奥元素、工业遗存和商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消费、信息消费、体验消费,将首钢园培育成为全球首发消费圈、全球新品首发首秀活动平台,建设京西品质消费标杆;围绕入驻企业对政策、融资、人才、场景、数字化等方面的需求,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拓展增值型业务服务空间,逐步形成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首钢模式,加快打造“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三、发挥党建优势,为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首钢集团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是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创造出来的。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技术创新工作全过程,在建设创新体系、配置创新资源、完善激励机制、聚集科技人才上下功夫,用党建引领发展、融入创新、凝聚力量。

        一要强化思想引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思想站位,切实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技术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胸怀“国之大者”,坚持首善标准,自觉站在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的高度推进首钢技术创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作用,围绕“一引领两融合”深入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价值取向,选树典型,讲好“首钢人的故事”,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创有标杆,形成人人学技术讲技术、共同推进技术进步的浓厚氛围。

        二要坚持党管人才。深刻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度重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以自主培养为基、聚才引智为要、用好用活为本,努力以人才“智高点”抢占科技“制高点”。积极探索科技领军人才、技能领军人才、“科改企业”相关人才延退、返聘政策和中长期激励机制。发挥首钢科学家和首钢工匠示范带动作用,以专家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抓好基层创新活动。严把入口关,统筹做好校招和社招工作,进一步提高“双一流”院校招聘比例。建立适当合理的容错、试错机制,形成对人才更加包容、更加宽容的环境氛围。

        三要强化组织保障。坚持抓基层打基础,针对技术攻关、提质增效等重点难点工作,深入开展党员“领跑计划”“夺旗竞赛”等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选树品牌党支部。不断创新思路,在“党建+”上下功夫,沿着技术创新链条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围绕创新生态构建、产学研合作等,加强工序间、上下游党建共建。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服务保障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既要当好“司令部”,指明方向提出要求,又要当好“后勤部”,用心用情用力为科技攻关人员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减少大家的后顾之忧,充分激发科研人员技术攻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