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君制作花丝镶嵌作品 ■记者 张军/摄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这短短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花丝镶嵌。作为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花丝镶嵌有着近4000年的历史。如今仍有不少手艺人,因为热爱而坚守着这门技艺。袁长君就是其中一位,他与金丝银线为伴,铸造了一件件巧夺天工、令人惊叹的作品,用坚守和热爱诠释了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匠人精神”。
为花丝镶嵌放弃“铁饭碗”
“我觉得我与花丝镶嵌的缘分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袁长君讲道。他从小喜欢画画,热爱美术,而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到了粮食局,从事与美术完全无关的工作。
日复一日地工作,袁长君总觉得心里有一处空缺。直到他在工艺美术厂,偶然看到工艺美术设计师画设计图纸、雕塑泥稿,便不可救药地陷了进去。于是他果断放弃“铁饭碗”,开始了工艺美术的职业生涯。
从学徒到传承人,支撑袁长君的是对这项技艺异常的执着与信念。“这门技艺在商代就有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在我们手上丢了。”袁长君如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困难的工艺就是錾刻,即在金属上作画,这是学习花丝镶嵌的第一步也是要求最高的一步,每一刀刻下的角度与力道,都可能影响整件作品的成败,当年袁长君在这方面可是吃尽了苦头。“两个手之间的配合,那时候不熟练,没有那么稳,第一锤子下去就砸在了自己手上,第二锤下去砸在了同样的位置,流了很多血。”袁长君回忆道。那时师傅对他说:“没事,砸吧,什么时候手指头砸掉了,就出师了。”很明显这是师傅对他的揶揄和调侃。但袁长君明白这是师傅恨铁不成钢心情的表达。
自此,他开始反思并逐渐清醒,盲目苦练绝对不是这门手艺的正确打开方式,还需学会细心观察,用心钻研。就这样,他终于掌握了这门工艺的技术要领,历经多年,百炼成钢,成长为行业里的翘楚。
精雕细琢打造国礼
在日复一日的磨炼中,袁长君和花丝镶嵌相伴32年,这个过程既漫长又枯燥,常常一坐就是一天,因此经常会腰酸背痛。但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的那一刻,那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让他倍感喜悦和幸福。
袁长君多年的工艺积淀终于也在2014年迎来一场高光时刻。APEC会议在京召开,为了赠送随访的各经济体领导人配偶一份国礼,北京工美集团参与这次国礼创意征集,提供了大量样稿,《繁花》手包套装就是其中之一。
而《繁花》手包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艰难,袁长君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忍不住心里一紧。“传统的花丝镶嵌工艺就是要把‘百炼钢’变成‘绕指柔’,所以要利用该工艺使手包包体的架构实现‘刚中带柔’便成为了关键。”袁长君说。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在柔软的包体上铺满6个花瓣的枣花锦造型去做支撑,这种造型有6个花瓣,每个角度都有一个支撑力。初步实验后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比头发还细的金银丝即使做成了枣花锦造型依然偏软,难以支撑手包的结构,还有什么办法为这个造型提供额外支撑呢?袁长君想到了可以增加原始素材,平时使用一根素丝去做,现在用两根素丝拧在一起再做成枣花锦,就增加了它的强度,完美的支撑起了手包。
随访的各经济体领导人配偶在接到这份国礼时,对中国花丝镶嵌传统手工技艺的感叹便是对袁长君最好地肯定。
薪火相传培养“接班人”
随着传统手工艺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传承和发展也变得十分艰难。面对传承困境,年过半百的袁长君不遗余力,身体力行。
他积极培养“接班人”,坚持手把手教学,让徒弟在实战中练手艺;他担任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花丝镶嵌技艺专业“首席艺术指导”,还担任了国家职业技能高级考评员、国家题库组专家以及一些大型技能竞赛的裁判工作。2015年,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支持下,袁长君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为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工艺匠人。
“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同事们也都在做这件事,也都在坚持。坚持的是什么?坚持的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我们民族的瑰宝。”袁长君所传承的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也是花丝镶嵌技艺作为民族瑰宝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力量。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正是有像袁长君这样的人在漫长而艰辛的岁月中保持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让传统技艺历经几千年仍然毫不褪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