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站的尾水汇集到生态公园内的生态塘内再生利用 ■企业/供图
入秋后的傍晚,安新县端村镇马堡村名为骊泽园的生态公园里,一群精神饱满的阿姨和着轻快的音乐跳起广场舞、孩童们在水上栈桥上嬉戏玩耍、十余种的健身器材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周围村民前来休闲健身、更有网友在这里做起了直播……
难以想象,眼前这片绿意盎然的湿地公园曾是一个几乎干涸的小水坑,而让池塘水流涌动的补水源头是农村污水处理站的尾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产生的中水。
近日,由城建集团土木部实施的雄安新区首例污水处理站尾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安新县污水处理站尾水资源化利用及生态公园建设工程,自今年3月18日启动后,全面投用服务雄安新区百姓。
该工程涉及安新县白洋淀淀区尾水入淀的57座农村污水处理站,41个淀中村及淀边村的尾水收集导排,共敷设输送管道222.12千米,建设一体化输送泵站78座、小型提升泵站38套、应急深度处理系统10套、应急处理站2座,打造生态公园10处(约20.37公顷),提升改造公园间道路连接线8.52千米。
针对管线穿房屋、跨水域,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施工人员一村一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驯服”污水,让乡村这些基层单元,成为雄安生态、白洋淀修复保护的有力保障。
“我们采用一种新型非开挖定向钻施工方式,将管道预埋至地下3-4米深,局部过淀中水域的深度达到14米。处理站的尾水经过输送管道,通过压力流的运输到达一体化预制泵站,经过提升泵将水输送至下一座一体化预制泵站……经过循环加压运转,最后汇集到生态公园内的生态塘内再生利用。”项目负责人罗科庭对工程建设中涉及的施工方法和主要工艺介绍道。
采用新型非开挖定向钻施工既避免了地面常规明开槽施工的弊端,又极大的节约了工期、人力和成本,同时彻底消除直排入淀的排污口,在环淀村圈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
“骊泽园生态公园开始建的时候我们就特别期待,现在我和几个老姐妹几乎天天都来,虽然是围着尾水池塘建的,但走在两边的彩虹观景路上,不仅蚊子少了、闻不到一点腥臭味,还有花有草、能跳舞锻炼,是我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真是给村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住在马堡村的王阿姨笑眯眯地说着。
这座利用尾水资源和废弃水塘建设的骊泽园成了村民们口中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小小的生态公园正努力让村里的臭沟野塘变成村民看得见绿、望得见景、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在安新县,像马堡村骊泽园这样,围绕尾水补给池塘建设的生态公园共有10座,每天接纳约9965吨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池塘里栽种了挺水、浮叶、沉水等多种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绿色植物,小鱼小虾也随之而生,尾水资源化利用,给村庄注入了新生机与活力。
“这些尾水除了平衡生态环境,还作为再生水替代了常规水资源,广泛用于市政道路洒水降尘、公厕冲洗、生态补水、农业千年秀林灌溉,回灌地下水等,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兼顾淀内和淀外的生态平衡。”项目副经理王展介绍说。在公园建设的同时,项目还同步修缮了乡村道路,改善村民的出行环境,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科普生态教育的综合性公园,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生态惠民福利,感受污水治理、污水再生给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
“自从污水接管入户、污水全收集工程建成后,我4岁的儿子再也没有喊着家旁边的水沟太臭而不愿出门,现在每天赖在小公园里不回家!我第一次听说生活污水有这么大的作用、知道我们原来那么缺水,以后我一定教育孩子节约用水、爱护环境。”一位带着孩子在刘李庄镇良庄村磁山文化生态公园游玩的年轻妈妈感言。
尾水资源化让雄安水生态自然修复、沟河湿地景观及人文生态建设融为一体。生态公园、环境提升、景观绿化、科教展示等系统工程,为雄安打造了和谐宜居、水清岸绿的新生态名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