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二期项目安全总监刘强 ■记者 董一鸣/摄
“安全工作不仅是到现场去找问题,更要参与到前期策划里,对每道施工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提前发现安全隐患和风险点,为施工队进行交底,并帮助他们解决现场问题。”这是北京建工集团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安全总监刘强对部门年轻员工常说的话。
在刘强眼里,安全工作要提前介入,不能只是到了现场才发现问题,要体现出安全管理人员的价值,成为一线工人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
2018年11月,刘强作为项目第一批管理人员抵达现场。“当时项目周边的道路还有大量社会车辆、行人穿行其间,给我们初期施工造成极大影响。”
为了保证项目工程顺利推进,刘强从开槽挖土的第一天开始便带领安保人员在工地周围的路口值守,疏导行人和社会车辆,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初期,现场的用电全靠柴油发电机,20台发电机每天不停运转,其安全性成为刘强最关注的地方,每天早上他首先要围着工地转一圈,甚至要到北五环附近的道路查看土方外运是否有道路遗撒情况,随后回到工地对每一台发电机进行检查,确保每台机器都能够安全正常运转。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的基坑深度达到17米,12台北京市场罕见的重型塔吊的安装成为刘强又一个关注点,“塔吊最高超过100米,其安装过程难度及风险都非常大,我也很紧张,因此在安装过程中,一直在现场盯着。”刘强说。塔吊安装完毕后,首个任务就是地下结构施工,刘强认为,虽然地上钢结构施工是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的最大的重难点,但是对安全工作而言,地下结构施工远比地上结构施工更加艰难。
“钢结构施工所有人都知道重要,无论从精力还是人力上都是100%投入,而地下结构材料相对较轻,加上12台重型塔吊高度配合,许多工人图省事容易让每次塔吊多吊物资,这样无疑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刘强说。
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刘强总要到现场检查安全情况,对违规进行塔吊吊装的工人和劳务队负责人进行现场约谈,并确保其立即整改,同时针对部分塔吊的吊绳出现的瑕疵,为了保证工程整体安全,一旦发现有损坏的吊绳,刘强立即要求工人全部现场切割并涂刷油漆。“这种方式避免了个别工人用有损坏吊绳继续作业带来的高空坠物风险。”刘强说。
在地上钢结构施工中,钢结构吊装的安全防护无疑是施工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由于钢结构施工中大大小小的钢构件庞杂,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上下交叉施工情形,刘强反复与钢结构厂家沟通,在“工”字钢上增加了吊钩,有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吊点脱落危险;同时在箱梁上先缠绕钢丝绳再悬挂安全网,并聘请专业防护队伍根据施工进度,实时跟进现场安全网布设,确保工程进展到哪里,安全防护就做到哪里。
针对45米高的序厅悬挑结构施工,刘强确定了在悬挑桁架上下弦位置分别安装安全绳、挂上防坠器作为工人施工安全的“生命线”,并在地面焊接固定爬梯,给工人在空中形成作业面和两道安全保障;针对幕墙施工方案,刘强也进行了优化,他将原方案在结构上搭设平台的方案改为直臂车提升,“这样工人在直臂车的吊篮里施工,无论任何情况都可以保证安全,相比原方案节省了200万元措施费。”刘强说。
给现场提供解决方案,成为刘强安全工作开展的核心,“要把安全当技术干,从设计、方案、施工各环节参与其中,结合每个阶段的安全隐患提前预警,不仅告诉工人不能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干,让安全管理融入全流程,才是现场安全员应该做的。”刘强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