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来自朝阳区安慧北里逸园小区11号楼的18户居民拿到了自己期盼了20多年的不动产权登记证书,至此“老房子”终于有了“身份证”。

        “拿到了!终于拿到了!这下我们心里终于踏实了,感谢政府,感谢北京建工集团。”捧着不动产证,11号楼的居民们喜笑颜开。

        上世纪90年代初,由北京建工集团与东城区属国企等单位联合对东城区某地块进行商业开发,其中涉及30余户居民公房拆迁腾退工作,这些居民被安置到建工集团开发的逸园小区11号楼,由于历史信息不全,加之居民自身资料缺失,导致后期办理不动产证遇到难题,30多户居民无法解决房屋的“合法身份”。

        2020年,建工集团根据政府和居民诉求,按照《关于印发切实解决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动产登记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京规自发(2019)329号文件要求,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帮助居民办理不动产证。

        针对北京户籍、自有职工两项办理硬标准,建工集团主动担当,参照房改售房程序执行,为上述房屋的不动产证办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根据拆迁规范,转移登记办理工作一般由拆迁人完成,但是考虑到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我们作为安置房屋开发单位向前一步,主动承担了帮助居民进行办理的任务。”建工地产公司资产客服管理部经理李春辉说。

        资料梳理中,建工地产公司工作人员手头只有最初的合作协议和进住单,其中进住单只有整体30多户的数量,至于每户居民的具体情况并没有任何标注,这给办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负责具体事务办理工作的建工地产公司王慧回忆,工作人员首先从内部入手,协调建工集团、建工物业公司等单位对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完善,同时找到当时相关的两家企业进行资料汇总和分析,还要到居民家中对拆迁协议等信息进行比对,逐步梳理出18户居民具备办理条件。

        虽然具备条件,但是部分居民对于补缴相关款项依然抱有抵触情绪,工作人员多次到居民家与其沟通,讲明办理的政策和给居民带来的利益,最终说服了居民补缴相关费用。针对居民提出的测绘单位收费高的问题,建工地产公司还发挥自身业务优势,找寻到价格更加低廉的测绘机构,为居民减少了一半的测绘费用。

        具体办理中,王慧和其他办理人员积极帮助居民解决如兄弟之间代签的证明,夫妻结婚证和身份证名字不同的证明等问题。其中某住户因当时拆迁涉及三个女儿每人一套房子,后期其中一人因不居住在此地,而转卖给姐姐丈夫的情况,由于其无法办理与权属确认相关的公证,建工地产为其量身定制了第三方见证的特殊办证方案,即由政府及企业工作人员现场见证结合出具承诺书的方式,解决了该套房无法办理不动产证的问题。

        最终18户居民在6月24日全部拿到自己的不动产权证书。建工地产公司表示将持续地积极对接联系,协助其余的居民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