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人设计建党百年庆典定制口罩 ■记者 董一鸣/摄
回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7万余名参会人员有序步入天安门广场,他们戴着为庆祝活动特别设计、制作的口罩,红黄交织的水纹图案与现场热烈的气氛相得益彰,成为了镜头里的一抹亮色。口罩不大,长为175毫米,宽为99毫米,却凝结了工美国礼设计团队先后30多次易稿的心血。
三名主创设计人员李明仁、尤艺杰、何娜均为90后,最小的只有25岁,却已经有过多次国礼制作经验。从4月底接到任务到设计方案确定,他们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口罩设计任务。“口罩虽小,但其实和设计国礼一样,我们需要先确定设计思路和理念。”李明仁说,他们组织设计团队重温党史,翻阅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文献资料,从中汲取灵感,对相关设计元素进行整合。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从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的红船开始,共产党人一路走来乘风破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李明仁说,由此我们研讨确定了设计方向,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设计中心,取海浪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同时也借鉴了中国元素中象征喜庆的彩带元素,最终呈现出像水纹一样的效果。
随着设计不断深入,图样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记者了解到,最初的设计方案中也有比较具象的海浪,但是设计团队经过讨论后认为,现场场面宏大,当很多人同时佩戴口罩,太过具象的图案会让人感觉密集和杂乱,因此确定了更加抽象的纹样设计。
在最终的口罩成品里,水纹呈现出像丝带一样的波浪纹,由右下向左中朝着一个点汇聚。“它其实是抽象的海浪,同时多条波浪纹向着一个点汇聚,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凝聚力。”李明仁解释口罩背后的涵义。
细看水纹图案,从中段开始上扬,这种弧度的变化都“内藏乾坤”。“在选取纹样时,我们从视觉语言的角度考虑,设计了尾部向上扬的弧度,一方面代表了水的律动,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蓬勃向上的希望。”李明仁说,口罩亮相后,不少人还觉得它像是一只凤凰的尾羽,由于最终口罩呈现出来的图案比较抽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想象,这也是团队的设计初衷之一。
口罩的颜色也经过了仔细斟酌。主设计图以红色和黄色作为主色调,橙色作为中间的渐变色。李明仁介绍,这是考虑到党徽是由红色和金色组成,演变成设计图就是红、黄色调为主,同时五星红旗也是由红色和黄色组成的,红黄组合更好地配合七一当天热烈的气氛。口罩基于这个主色调,又衍生出了深浅不同的其他颜色,以满足不同的搭配需要。
从平面设计图纸到最终的成品口罩,这中间还有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对口罩材质如何选择等原因,需要设计师对生产过程全程跟进,做出调整。何娜是负责与口罩生产方对接的设计师,在她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纸质模型,来演示口罩展开后的形态。因为反复试验,模型都起了毛边。
“和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一样,这种口罩有褶皱的设计,戴在脸上后,褶皱的位置就会伸展开。所以口罩进入生产前,隐藏在褶皱内的部分我们还要根据实物进行设计填充,让口罩在展开前和展开后的图案都是完整的,这也是口罩设计的难点。”何娜说,为此他们拆开了一个样品口罩,然后用纸张打印图案,再根据样品口罩的尺寸折叠,制作了很多纸质模型进行测试。“我们首先把褶皱中隐藏的部分用蓝色标注出来,然后在蓝色的区域内填上波浪纹和颜色,确保它的图案和褶皱外的部分是连贯的。填色完成后,再将褶皱展开就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展开图,使口罩展开前、展开后都能呈现出比较完美的效果。”
历时一个月,团队设计口罩经过了不下30次改稿,三款同款式、不同配色的口罩终于投入生产,出现在庆祝大会现场。
庆祝大会当天,李明仁、尤艺杰、何娜守在电视前,当看到自己设计的口罩出现的时候,认同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能接到这样的任务很荣幸。看着祖国一步步走向富强,我们身为90后有幸参与并见证了这些变化,感到很自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