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棚改安置房项目施工 ■记者 董一鸣/摄
从参建首个城市副中心项目——A1市委办公楼开始,到地铁7号线东延开通运营,再到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三大建筑之一的博物馆工程全面亮相……而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更是让这里成为联通雄安新区,落实国家战略“一体两翼”的生动实践。5年间,数以万计的北京城建人在城市副中心助力千年新城日渐成型。
当前,城市副中心进入新的建设阶段,近5年,北京城建集团(含住总集团)在城市副中心承担了160项工程建设任务,合同总额达636.6亿元。工程涉及大型公建、民用住宅、轨道交通、市政设施、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等诸多领域,承担的项目数量、工程体量、合同总量、参建人数均位列各建设单位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副中心建设“主力军”。
随着船帆型屋面钢结构被缓缓提升到指定高度,刚刚定名的“大运河博物馆”屋面钢结构进入最后几根钢结构安装。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贾成亮率领团队在这个现场通过以BIM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工艺手段,先后攻克地下连续墙转弯难题、242个隔震支座安装等难题,如今钢结构将于6月30日完成,大运河博物馆也将扬帆起航。
自2019年5月开始,广渠路东延工程1700多名建设者便开始奋战在03标、04标总长3.3公里的施工现场,随着道路工程正式贯通,一条自西向东横穿通州城区的快速路与既有广渠路相连,实现了从东四环到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半个小时的车程。“由于整条隧道要使用地下连续墙方式,也就是采取明挖施工,并在挖出的‘U’型隧道两侧浇筑连续墙体的工艺。比如水、燃气这些管线涉及危险源的同时还要保障周边居民使用,一分钟都不能断。”北京城建集团广渠路东延道路工程三标段项目总工程师魏国斌说。为此项目技术人员研究优化采用了全新的施工工艺,首先将地下不可拆改的管线外套上一个钢框架用于保护挖土时的管线安全,随后在管线两侧分别向地下打两个到底的引孔,同时使用喷管和潜挖钻的组合工艺从引孔钻入地下,躲避开管道位置向下挖掘的同时注入水,再通过设备的负压功能,将挖掘后产生的泥浆吸上来,如同给地面插入两根吸管,最终将管线四周的土壤全部吸出来。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现场,项目部在经历了打桩鏖战后,终于开始进入主体结构施工,作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可实现副中心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
东六环内的东方厂周边棚改安置房工程如今已基本全部亮相,施工人员正在对小区内部的配套建筑和市政道路进行施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共分8个标段,北京城建集团承担项目01标,建筑面积约18.9万平方米,由一个整体地下车库、6栋住宅楼、2栋配套附属用房,以及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组成。从2019年3月开工至今,迁移高压线塔、导改乡镇公路、迁移燃气管线等难题项目团队全部解决,如今一栋栋崭新的安置房拔地而起,很快这里将迎来回迁村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