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贾玎玎)凭借“老字号”百年品牌的影响力以及中药保密品种、大单品安宫牛黄丸等核心品种资源,近年来,同仁堂集团的营收、净利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同仁堂延续了此前的稳健态势,营收约138.20亿元,归母净利润13.50亿元。
百年品牌实力深厚
品种与产业优势突出
同仁堂品牌创始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350余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同仁堂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同仁堂品牌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代表,品牌底蕴丰厚、历久弥坚。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闻名国内外,在中医药行业和消费者心目中具有极高的行业号召力和社会认同度,得天独厚的品牌实力和美誉度,助力其充分释放市场竞争力。
同仁堂具有丰富的品种优势,产品储备丰富。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产品剂型多样,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以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为代表的产品以及众多经典药品家喻户晓。丰富的产品资源形成对品牌发展和稳健经营的有力支撑。
产业优势方面,同仁堂及子公司拥有多个生产基地,构建了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中成药研发和生产、医药物流配送、药品批发和零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在传承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工业产业集群,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
2024年,同仁堂深入落实“同仁堂服务年”“三大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大品种战略,聚焦精品战略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出御药系列产品,同仁堂核心板块未来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2024年,同仁堂持续深入推进大品种战略,对遴选出的重点培育的潜力大品种,在生产、供应、研发和营销等方面予以资源倾斜,建立“一品一策”营销策略,实施精准化、差异化推广,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做好大品种重点培育工作;加速提升保供能力,重点关注大品种生产效率和成本管控,提升盈利水平。
营销研发制造齐发力
培育新质生产力
终端市场方面,在2024年,同仁堂持续推进资源整合,积极拓展终端零售市场,着力聚焦营销改革,构建多层次营销格局。
同仁堂加强零售终端运营的优化举措,开展涵盖门店形象升级、专业化服务升级、品类需求升级的门店“焕彩”行动,打造全场景服务平台,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持续加强渠道管控的力度,优化电商策略以助力业绩增长,加快推进新零售发展进程,根据市场变化积极探索不同品种的销售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提升品牌传播力与销售转化能力。此外,同仁堂加速医疗市场的推广和渠道开发工作,通过组建专业化团队,搭建起面向整体医疗体系的销售渠道,逐步提升医疗渠道经营效益。
同仁堂积极拓展终端零售市场,于上半年新设116家门店。在构建多层次营销格局的进程中,同仁堂秉持传承及发展传统中医药服务的理念,聚焦赋能以推动发展。
近年来,同仁堂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科技创新机制,聚焦新产品研发、重点工艺创新和临床研究三个重点领域,加快构建“产学研服用”创新生态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承接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有序推动品种炮制方法整理,确认关键质量属性,优化炮制工艺参数。提前布局濒危药材的保护和替代研究。凭借扎实的研发生产实力和卓越的品质,入选“2023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巴戟天寡糖胶囊收录至《青少年抑郁障碍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
此外,同仁堂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推进现有工业制药迭代升级,加大对设备改造和工艺流程的研究,保证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推进数字化生产线建设,实现远程动态监控与实时产能分析。同仁堂申报的《一种通过离心式整形高速制作多规格大蜜丸的设备》获得发明专利,“中药制造测量学关键技术与标准及软件装备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同仁堂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中医药事业要传承好传统技艺,例如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的手工制丸工艺,凝结着历代医家智慧,需要通过师带徒等机制代代相传。同时要做好创新,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包括提升产品品质和临床研究水平的科技创新、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等业务领域创新,以及将中医药更紧密融入日常生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健康需求的消费模式创新。同仁堂作为中医药代表企业,将持续推进中医药非遗传承与创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