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就是要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向金融业提出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新方向和新要求,其中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的首篇,作为金融业主力军的商业银行,必须要在科技金融大文章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
一、发展科技金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对“新质生产力”进行论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发展科技金融。同时,企业发展新技术,尝试新模式面临研发周期长、市场需求不确定、资金投入多、竞争压力大等难题,亟需金融市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科技金融通过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和股权融资等多种形式,为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从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科技手段与市场化机制,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的领域聚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效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市场竞争力;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改善风险评估和管理,提高金融机构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总的来说,科技金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融资成本和推动技术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助力我国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面临的主要难点
商业银行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是体现商业银行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商业银行在推进科技金融的实践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难题,需要通过创新理念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等路径破冰前行。
一是传统信贷融资较难适应和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科技企业涉及的细分行业和领域众多、技术门槛高、专业性强,从基础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再到技术迭代升级,每个阶段都需要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高度支撑。特别是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能力不足等情况。
二是传统信贷模式较难平衡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收益。从国际经验看,对于科技企业与生俱来的高风险特征,资本市场相较于传统信贷市场具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和更加灵活的产品配置,资本市场更加看重技术本身以及技术带来的预期收益,并不需要科技企业提供相应的抵质押品,后续也主要通过创新技术带来的高额回报来对冲风险。而商业银行提供的传统信贷类产品,仅靠利差实现的收益很难覆盖科技企业的高风险。特别是当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加强对科技企业的营销力度,信贷供给充足,专精特新等优质科技企业的融资定价也是持续走低。
三是商业银行专业化能力不足。针对前述两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商业银行服务科技企业的专业化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缺少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的产品和专业化的风控技术等。虽然目前部分商业银行根据科技企业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开发了针对性的投贷联动等产品,但总体上仍较难满足科技企业个性化需求。
四是配套支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服务科技企业,需要大量的外部数据进行支撑,不仅包括企业的财务数据,更多需要反映科技企业的技术、专利、资质等方面的专业数据,但目前相关数据的可得性尚需加强。
三、华夏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的探索与实践
截至2024年6月末,华夏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00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超过5500户。积极运用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工具,并配套支持政策,进一步为科技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累计为近1300户科技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26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292.5亿元,较年初增长256.3亿元,占全行贷款的5.90%。已为超过5500家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优质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超过1500亿元;承销发行科创票据超百亿元。华夏银行正在以“专(专业专注)、精(精准精细)、特(特色特长)、新(新理念新模式)”的思路推动科技创新金融业务发展。
一是专业引领,加快组建“专业和专注”的科技金融专业队伍。相较于传统制造业企业,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的科技企业往往在技术领域更加聚焦,对金融服务的精准性要求更高。华夏银行正在着手打造“科技金融中心+科技支行(团队)”的服务模式。将在总行、分行和支行3个层面设立陪伴科技企业成长的专业化服务团队。其中,总行公司业务部下设科技金融中心,在部分科技企业集聚的地区相应设立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并下设科技支行(团队)。科技金融团队将充分体现人员专业化、产品专业化和考核专业化。同时,在人力资源、信贷资源、产品创新、尽职免责等方面给予特色化和专业化配置或要求,真正打造“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精细管理,持续提升“精准和精细”的科技金融风控能力。相对传统企业发展模式,科技企业普遍面对较高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这些风险贯穿企业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为提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科技企业的研究能力,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运营、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等运用,逐步打造精准和精细的科技企业风险评估模型,找到真正的科技“独角兽”。目前,华夏银行在非零售内评体系中设置科技专用评价模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纳入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范围名单的科技企业等,设置评级结果向上特例调整项。从企业资质、高新企业认证等级、产品优势认证等级、政府产业基金支持情况、前沿技术项目等级等10大维度30项标准对企业进行评价打分。对于科技专用评价模块评价得分较高的,评级结果可较原模型评级结果上调一级或两级。同时,建立“专精特新企业综合评分卡”授信机制,分别从企业性质及股东背景、经营能力及行业地位、研发投入及创新能力、财务状况及银行融资等4大维度19项指标搭建评分模型,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在线评分,尝试构建与科技企业相应的风险计量及定价方法研究,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风险定价模型,以实现合理的风险定价。
三是特色鲜明,不断创新“特长和特色”的科技金融专属产品。科技企业的需求呈现非线性单一形式,并呈现立体化的特征。华夏银行将整合集团资源,强化集团协同,通过打造“金融资源的整合者”,着力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对于初创期科技企业,积极与集团子公司以及外部投资机构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综合运用企业创新积分等数据,开发风险分担与补偿类贷款。对于成长期科技企业,根据企业扩大生产、技术改造等需求,加强项目贷款、技改贷款支持。积极尝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基于技术交易合同的融资服务模式。对于科技企业上下游,依托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产业数字化等业务模式,有效运用应收账款、票据、订单融资等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于成熟期科技企业,着力满足其综合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通过“华夏财资云”为企业做好资金归集和保值增值,通过并购贷款支持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通过债券承销和主动投资等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通过境内分行与香港分行联动,支持企业跨境金融需求。目前,华夏银行已先后创新推出了科创快贷、科创惠贷、投联贷、期权贷、年审贷、便利贷、按揭贷、数易贷、研发贷、并购贷等10多个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
四是推陈出新,持续创新服务科技金融的“新理念和新模式”。科技企业日益复杂的服务需求呼唤着商业银行拓宽多元化服务,延伸服务边界。华夏银行将积极搭建政府、企业、科研单位、投资机构、专业中介等相融共生的合作伙伴生态圈。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形成“政策+园区”的组合服务模式;与核心企业合作,打造高效融通的“产业链+生态”科技金融模式;与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借助外脑为科技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寻找产学研合作的先发服务机遇;与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及行业领先的创投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商行+投行”的一体化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的接力式金融服务。同时,华夏银行拥有金融租赁、理财、信托、基金、科技子公司等资源禀赋,可充分发挥集团协同战略优势,共同赋能科技企业加速成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