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2024年北京市住房发展年度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中明确,本年度计划安排各类住房用地1060公顷。土地供应向重点功能区、轨道站点周边、南部地区等重点发展空间倾斜。其中,计划安排商品住房用地供应下限300公顷、入库300公顷。计划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460公顷,其中,配租型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用地200公顷,积极引导保障性住房用地向重点功能区、轨道站点周边布局。
《计划》明确将加大公租房备案家庭保障力度,稳步提高备案家庭保障率,2023年底前备案的低保、低收入、重残、大病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研究出台公租房家庭准入退出标准,逐步完善后期监督管理体系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方式,引导家庭通过领取市场租房补贴方式解决住房困难。引导社会主体投资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夯实各区主体责任,采取新建、改建、改造、转化等多种方式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本年度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间)。
《计划》提出,本年度计划供应商品住房约600万平方米。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服务管理,保障商品住房项目平稳有序开工建设和上市销售。按照“一片区一方案”,开展完善在售项目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专项行动。各区制定新供地项目周边公共服务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与商品住房同步建设、及时交用。
今年,全市将全面落实《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完善住房租赁政策体系,实施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规范个人转租等政策,维护租房群众合法权益。增加公寓型、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同时,支持长租公寓行业规范发展,加大“一张床、一间房”市场化租赁住房供给力度。引导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长租公寓运营单位,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打造品牌社区,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地图,方便群众获取房源信息。组织开展年度“返工季”“毕业季”惠民租房主题活动。
今年本市将总结推广本市在绿色建筑行动、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成品交房、推行交付样板间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扩展建造高品质住房试点,支持建筑师精心设计全龄友好住房和住区,鼓励企业研发好产品、好材料、好设备,合力建造群众需要的高品质住房。研究制定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建设实施意见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导则。规范商品住房销售行为,督促房地产企业提供质价相符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住房工程质量管理,持续整治住房质量多发问题,进一步落实新建住房预验房、分户验收制度,从源头开展对墙体渗漏、隔音差、地面空鼓、墙皮脱落、货不对板等质量通病的治理,让群众安心入住。
按照“十四五”期末力争基本完成全市需改造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本市将全力推动完成本年度改造任务,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开工300个、完工200个,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1000部、完工600部。持续完善“加梯地图”,努力打造更优服务平台。启动危旧楼房改建(简易楼腾退)20万平方米,不断扩大危旧楼房改建政策覆盖范围。
本市将聚焦物业管理,建成100个群众满意的物业服务示范项目,选树100个综合服务能力强的示范企业,推出100个规范运行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标杆,评选出100名“最美物业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