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2024)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召开。会上,我国首份“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是呼吁加快基因编辑动物研究成果产业化、加快出台基因编辑动物安全评价相关的科学和安全原则。
我国动物基因编辑育种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代表150余位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并共同发起“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本届研讨会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首农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与会专家就畜禽基因编辑抗病育种、基因编辑与干细胞共性技术、相关动物医学与免疫学新技术、新成果等研究方向做了精彩报告,呼吁国家加快基因编辑动物研究成果产业化、加快出台基因编辑动物安全评价相关的科学和安全原则,形成了学界、业界一致的“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
据了解,首农股份公司作为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的种业子集团,以“科技立农,食安为民”为使命,坚持“从科学到品种”的多品类发展路径,践行国家种业战略,已实现动物育种技术从1.0到4.0的跨越,在主要畜禽品类上拥有自主创新、自主种质和自主品牌。
在会议的特邀报告环节,首农股份公司首席科学家李宁做了《基因编辑创制抗病动物新种质的策略》的报告。在基础技术方面,多基因编辑体系需要进一步精准和提效;在商业化层面,编辑体遗传扩散还需加速,基因编辑动物及其产品的社会认知与接受度仍需提高。这项颠覆性、迭代性的技术在动物育种等领域广泛应用,还需要在企业投资、企科合作催化技术,以及监管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尤其是,我国农用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评审指南出台,以及最近第一例植物基因编辑品种取得安全证书等成就,标志着国家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巨大推动力和与时俱进、接轨国际的高度。而在动物基因编辑方面,亟需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商业化环境,使得我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育种技术能够加快产业化进程。
此外,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赵要风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郑海学研究员、国家生物育种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及学者等分别围绕农业动物基因编辑育种、全基因组育种、干细胞育种、智能设计育种等方向的基础研究,以及抗病、高产、节粮新品种培育技术方法等几个方面做了最新成果报告和交流发言,展现了我国动物抗病育种具有深厚科研基础、丰富成果和应用产业化的巨大潜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