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 谢峰/摄

        4月8日,对北京建工六建集团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的项目经理张德超来说,一个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地下结构全面跃出地面。“这个完成日期比给业主单位承诺的时间提前了大约20天。”张德超的话中透着一份自豪。

        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项目是房山区首个开工建设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项目位于阎村镇房山新城良乡组团14街区,总建筑面积约11.7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8.2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门诊医技楼、住院综合楼、中药制剂楼、高压氧仓、发热门诊、液氧站、污水处理站、地上连廊等,同步实施配套室外工程。该项目作为房山区重点民生工程,对增强房山区中医医疗服务资源供给,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建成后将作为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承担京西南区域中医药治疗、疑难重症、康复和治未病等医疗服务。预计2026年实现竣工交付。

        站在基坑旁,项目生产经理朱泽清仔细盘算着地上施工的计划安排。“为了保证春节后施工效率第一时间拉满,我们提前和劳务企业签署返场协议,确保从正月初八开始工人返场数量,到正月十五,我们已经有900多名工人在现场施工了。”朱泽清说。

        除了确保人员及时返场外,节前项目部提前采购了400吨钢筋和6000平方米支撑体系材料,让工人返场便可以干活。

        根据4月底全面跃出地面的施工计划,项目部在春节后调整了机械设备部署。在原有5台塔吊的基础上新增了4台汽车吊和1台板车用于场内超长材料的倒运工作。朱泽清说:“这样调整后我们的施工机动性和效率极大提高,确保21个流水段的施工供应不因材料不足而窝工。”

        地下结构施工流水段的组织对提高施工效率至关重要。整个项目21个流水段施工中,项目部采取了跳仓法作业,即施工一个区域时跳过相邻区域继续施工。不过,在这个高效率的做法上,团队还在继续挖潜,将每一个独立的流水段按不同工序再次进行细化,精细到每个工序来安排不同工种在每个独立流水段的穿插时间。通过这样的安排,现场施工效率进一步提高。整个地下21个流水段采取这种方法,施工效率提高12天左右。”朱泽清说。

        该项目未来将引入医学上高端的直线加速器,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目的,而这种设备使用中产生的射线必须完全封闭在内部,这就需要600平方米的房间墙体和顶板达到3米厚。为了确保结构不出现一丝裂缝,项目部不仅通过增加固定模板的龙骨安装密度来提高强度,使用的模板材料的厚度也同步加大,同时,对于支撑体系的加固做到每个螺栓都进行现场检测,确保模板体系整体坚如磐石,来保证浇筑混凝土墙体质量,而浇筑时以50公分为一层埋设测温装置,让变温时时可见,配合长时间振捣和旁站等方式,确保每一层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万无一失,避免裂缝产生。

        此外,施工中项目部还使用数控机床加工模板的“CNC模板加工技术”,实现了模板制作毫米级误差,较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新技术的应用比传统的人工切割节省材料8000平方米,节省人工约120工日,节省工期10天。

        目前,项目全面进入地上结构施工,确保7月底前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年内机电管线和二次结构施工全面投入,确保2026年项目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