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式盖新房,老旧小区仅用3个月蝶变“精装房”。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改建项目日前已完工,当月,该楼居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第一次走进自己的新家。“终于有了自己的厨房。”69岁的吴阿姨来到正在装修的新房子前,建筑外部新漆的浅灰色外墙上镶嵌着白色条纹装饰,楼道内干净整洁,而最让吴阿姨激动的就是总算有了属于自己家的厨房和卫生间,“虽然面积有限,但空间都是自己的了。”

        桦皮厂胡同8号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楼内住有20户居民。改建前,由于该楼房配套设施不完善,空间布局不合理,居住在这栋楼里的居民对居住安全产生了深深的担忧。“我们发现墙体有沙化现象,厨房、卫生间还有沉降。”徐阿姨说,“在这楼里多住一天就多一天的风险。”2020年7月,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危旧楼房重建试点工作的意见》(简称“178号文”),提出在遵循区域总量平衡、户数不增加的原则下,可通过翻建、重建或适当扩建方式,对危旧楼房进行改造。同年11月,桦皮厂胡同8号楼等西城区多个简易楼被纳入危旧楼改建试点项。 

        西城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桦8危改项目成立了由住建委牵头的工作专班,由西城区属国企德源集团作为实施主体,共同推进。

        桦8危改项目的20户居民企盼早日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子,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然而,由于楼房过于老旧,已经不适合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需整体推倒重建。原地改建项目与拆迁项目不同,居民们并没有传统认知当中的搬迁费、安置费。房屋在建的时候,居民们需要自行承担租房的开销。据德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居民经济开支,早日让居民住上新房,工程采用了全新的“模块化”技术开展,项目的每一个模块全部在工厂内完成高标准预制,建筑质量的稳固性得到充分保证。通过汽车吊装,现场完成模块的垂直运输、浇筑水泥等流程,大大推进了工程进度,也让居民们更加安心、快速地住进新家。

        2023年10月,项目施工正式开始,数辆装着大箱子的货车开进现场后,一台大吊车将一个个模块层层往上垒,房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节节拔高。“这个新技术在危旧楼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期缩短了,工程质量也有保障,还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堆料运输等问题。项目建造过程中,相比传统建造模式固废排放减少75%,工期缩短75%以上,现场用工量节省70%以上。”德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是北京完成的第一个混凝土模块化项目。现今,曾经斑斑驳驳的旧楼在3个月的时间里,已成为一栋崭新漂亮的5层居民楼,锃亮的瓷砖,明亮的客厅,让前来参观的居民们赞不绝口。

        据介绍,新房的布局特意增加了厨房的面积,还留出了会客空间,在实用性上有了质的提升。不仅如此,入户门、窗户、木地板、卫浴设施,甚至插座都是质量过硬的品牌。有限的空间内,还为居民们留出了收纳空间,这更让大家打心眼里喜欢。

        “参照桦皮厂8号楼的模式,北京更多危旧楼将被纳入其中,城市更新的政策‘工具箱’正在越来越丰富。桦皮厂8号楼项目的成功推动为北京市解决危旧楼改造问题,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城市环境品质,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接下来,北京市将进一步推动更多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更多居民享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