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人进行除草作业 ■记者 刘偶/摄
8月的北京,烈日与暴雨交替。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临近,每天在施工现场,首发生态公司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项目部150名园林工人头顶烈日、挥汗如雨,确保园内绿植保持最佳生长状态。
入夏后,项目部开始地被植物栽植。每天清晨不到6点,项目部园林工人就开始分散蹲在数万平方米的绿化草坪上,头顶烈日,左手种苗,右手挖土,开始了一天的栽植工作。
来自河北廊坊的51岁园林工刘太芝从事绿化行业已有4年,“‘品字形’栽种,做到‘叶搭叶’效果,是植地被的要领。”刘太芝指着绿化带中已经铺好的蓝山鼠尾草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绿化带中有蓝山鼠尾草、小兔子狼尾草、山桃草等多达15种不同地被植物,但大部分此类植物都呈“品字形”栽种,整齐而不失呆板,同时每株植物叶片之间,基本都保留1厘米左右距离。“这个距离是我们为植物后期生长预留出的,确保植物长成后,达到‘叶搭叶’的视觉效果。”刘太芝解释说。
虽然夏天炎热,但为了确保工期,每天项目工人都要种植70-80平方米的植被。“因为必须蹲在地里栽种,所以大面积栽种的那些天里,我们基本都是弯腰走路,根本直不起来。”刘太芝说。
进入末伏后,天气日渐凉爽,但两三天下一次大雨,让项目部园林工人又进入“除草攻坚战”。一副手套、一个保洁袋,一把铁锹,这就是园林工人除草最常用的装备。“雨后两三天,杂草就能长出10~15厘米。”园林工吴永太弯腰拔着杂草。据介绍,由于土地中肥料有限,生命力顽强的杂草会直接抢夺绿化植物的肥料,尤其每次降雨后,杂草会立即生长。为此,当青草上还挂着晶莹露珠时,园林工人就要趁早除草。
在高过脚腕的绿化带中除草,园林工人不仅要躲避蚊虫叮咬,还要小心避免被灌木刺伤。“不管天气多炎热,我们都要穿加厚的劳动布工作制服,一天工作下来,里面的衬衫能拧出半斤水。”吴永太指着自己2升容量的大水壶说,基本每人每天要喝至少2壶水。为保证园林工人饮水充足,项目部在施工区域内专门设置了多个饮水点,每天还熬制绿豆汤为工人解暑。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身穿工作制服,但是他们每人手上、胳膊上都有被植物倒刺刮伤的的痕迹。尤其是每个人手指尖上的老茧,比别的地方都要厚出两三倍。工作人员说,人工拔草虽然靠手,但最关键是要先用手指尖将杂草和植被分离出来,然后才能拔。“为了方便将其分离出来,我们拿到手套后,都会给前端第一节手指部分剪掉,方便干活,所以我们手指尖的老茧也就比其他地方要更厚些。”吴永太说。据统计,由于辖区绿化面积达47万余平方米,作业面积大,因此每天园林工人都要拔草150斤左右。
暴雨不仅给杂草提供了生长环境,还对园区里上万棵树木基坑造成了损坏。项目负责人李号介绍,短时暴雨造成了树木基坑有的积水严重,需要人工排水,有的基坑被毁,需要重新整理。因此暴雨过后,项目部就要发动园林工人全员出动,挨个对树坑进行检查。“园林工作需要耐心、细心,看着我们养护的绿植能健康成长,我们觉得付出是值得的。”李号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