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马路道路工程进入梁体安装阶段 ■记者 刘偶/摄
近日,随着长达31米、重达118吨的异形梁装车发运,通马路道路工程正式进入梁体安装阶段。据悉,通马路道路工程作为跨越通州、朝阳两区的北京市重点工程,位于朝阳东南部与通州区西南部两区交界处,全长6公里,其中桥梁段长度2.96公里。通马路现况为两上两下,全部为地面系统,未来改造后,整个通马路将把所有平交路口架设为桥梁,极大地缩短出行时间,把普通道路变成一条快速道路。据悉,该工程涉及多种异型梁体,且梁体多项规格精度优于国标要求。记者来到桥梁生产方北京建工集团旗下港创瑞博公司,请他们讲述梁体背后的故事。
“该工程涉及152片梁体,全部出自我们最新建设的现代化梁厂。”港创瑞博公司总经理助理黎攀表示。去年9月,港创瑞博公司斥资2500余万元,启动现代化梁厂建设,正式从主产轨道用混凝土管片向混凝土梁体扩展。据了解,当时港创瑞博公司对厂区内多区域进行重新设计整合,最终投入25065平方米区域新建梁厂。目前,新建梁厂分为东、西两个生产厂区,东厂区建设面积9440平方米,主要负责生产长度在35米以下规格的梁体,西厂区建设面积7830平方米,主要负责生产40米以下规格的梁体。“目前,梁体年产量可达960片,2024年估计将达到1200片。”黎攀说。
作为长度三四十米,重达140吨的混凝土梁体,依据国家规范标准,桥梁的长、宽、高和表面平整度等外观规格误差均在厘米级。而在该工程中,所有同类指标均达到毫米级,远优于国标要求,其中断面尺寸指标,更实现了2毫米误差,仅为国标要求的十分之一。黎攀说:“从生产设备到技术工艺,这次全部采用行业内最高标准,力争建造出标杆级现代化混凝土梁厂。”
联合研发专用胎架、引进智能水循环养护系统、创新桥梁拉毛工艺,记者走进新的梁厂看到,一系列高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实现了混凝土制造行业从粗犷向精细的转型发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胎架作为梁体制造模具,主要发挥梁体承重作用,相当于脚手架。在过去,胎架采用定型设计结构,存在通用性差和支撑点标高误差大等弊端,导致生产出不同型号的梁板窝工。为此,新的梁厂专门与第三方专业企业联合研发插杆式胎架,其适用于各型号梁体,只需依靠插杆即可实现不同型号调节。由于本次胎架插杆全部采用可调式设计,15米至40米的梁体钢筋骨架均可适用,且误差仅为2毫米,可保证梁体最终断面尺寸误差从厘米级降低到毫米级。
桥梁表面拉毛工艺是提升桥梁安装稳固度的重要手段。在传统施工中通常采用人工剔凿,工人需要手持锤子和剔凿工具在桥体侧面凿出深0.5厘米至0.7厘米,长约1厘米,宽约1厘米的毛糙面,通过与二次浇筑砼部位增加摩擦力来提升牢固度。由于人工剔凿无法精确把控剔凿深度和一致性,因此在新的梁厂建成后,技术人员经过技术攻关,引入造型硅胶模具,在梁体浇筑时预铺造型硅胶,让梁体拉毛直接预制成型。
据黎攀介绍,38度大斜角梁体制作难度最大。由于该异型梁体长30.96米,两端梁体斜度达38度,因此在制作时,对梁体的尺寸控制及角度控制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梁体安装过程。目前,通马路道路工程一二标152片梁已全部制作完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