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热力全面升级老旧小区供热管网                                      ■企业/供图

        供热管道壁变薄、保温材料严重碳化等导致保温功能丧失是影响老旧小区供热质量的重要原因。为此,北京热力利用2023年非供热季继续对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供热管网进行改造。截至目前,已更换管线总长度3.85公里,受益居民户数4722户。

         旧貌换新颜

        “夏天看着热力师傅们在小区里辛苦忙碌,我就知道这个冬天不冷了!”“咱这小区管线那么多都老化了,这要想改造好真是得费不少心思!”看着忙碌的热力师傅们,玉桥南里小区的居民在一旁说着。

        在通州分公司玉桥服务站外,起重机将一根根腐蚀的供热管道吊起,又精准地把放进沟槽内的新管道铺设对接;站内,师傅们同样忙碌地进行着换热机组系统南北分区布局的优化改造。

        “我们管辖的玉桥南里小区是90年代的老建筑,管线腐蚀严重,老管线布局不便于精准调控,末端出现用户不热情况,每到供热季就会接到室温问题工单,今年不能再坐等居民反映了。”为了从根儿上铲除“顽疾”,玉桥服务站站长于佳吹响了“主动哨”。

        玉桥南里热力站属于老锅炉房改建,是地下站,也是供热大站,供热区域横跨梨园南街、梨园北街、运河西大街3个街区。热力站一趟管线带南北两路分支,供热季期间调节起来难度大,不利于做到热力站内的精准调控,如果外管线出现较大“跑、冒、滴、漏”都有造成停站事故的可能。

        2022—2023年供热季一结束,通州分公司第一时间着手调研,在获知住建委及玉桥街道主导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计划后,与属地紧密协调,提出“站内系统分区改,站外管线随路换”的改造方案,对玉桥南里热力站站内进行系统分区改造,对站外管线进行更换和优化改造。管线随路拆除既可以合理规避小区路“拉链式”挖掘,又可以随玉桥南里小区综合整治,将地下原有旧管线随开挖路由进行重新翻新敷设,降低了施工成本。

        “站内系统分区后,供热季调节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也能更精确地控制分区热量和流量匹配;北区的管线改造完成后,部分老管线的不合理布局,也得到了优化。”玉桥南里负责人牛宝国胸有成竹。

        通州分公司加强政企协同,以“冬病夏治”为契机,搭乘通州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快车”,以玉桥南里热力站优化改造为试点,在同类型热力站同步推广,在保障供热系统安全稳定前提下,实现整体运行高效、精准管控。

         “换新”只为“换心”

        进入丰台区马家堡西里18号楼拐角楼、地下室,便可以看到全部管道已焕然一新。“现在改造工作都完成了,设备已做好准备。”丰台分公司马家堡供热服务中心西马服务站站长曹继涛拍了拍管道,信心十足。

        马家堡西里是老旧小区,管线老化腐蚀、楼底盘管保温效果差等问题突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不仅影响用户供热质量,还造成了能源浪费。

        联系属地社区、挨家走访不愿意改造的居民,马家堡供热服务中心终于开始了供热系统全面改造。最终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改造项目全部完成。

        目前,马家堡中心检修技改已完成6项,中小修已完成528项。马家堡中心还积极对街道及居委会进行走访,对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住户进行摸排,对这些住户的用热质量进行排查,筛选近几个供热季存在室温不达标情况的用户,制定了“一户一方案”,利用“冬病夏治”的机会主动出击解决问题,为今冬供热夯实了基础。

         “上岁数”管线整体更换

        在朝一分公司技术设备部的墙上挂着一张满是红色对勾的区域改造地图。“今年3月份停热以来,在朝阳区城管委的组织下,UHN国际村、太平庄南里、六里屯北里等小区进行了管线改造,这些画了对勾的表明是已经完成的。”朝一分公司技术设备部经理韩光看着图纸上一个又一个鲜红的对勾说道。

        太平庄南里热力站改造项目是最费劲的一个。这个热力站改造项目,涉及居民最多、设备最旧、面积最大,而且二次管网失水量很大,一到降温天气,投诉电话和工单就较多。

        太平庄南里热力站老旧管线改造项目主要是对三里屯供热服务站四机部招待所热力站二次管线进行了整体更换。“这些管线都‘上岁数了’,再这么用下去,会造成管线漏水影响供热效果,所以我们今年全部进行了更换。”韩光介绍。

        改造项目通过对二次管线进行拆除更换,大幅度提高了供热效能,进一步提升了供热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解决了群众最“忧心”的供热问题。今年,朝一分公司消除了大量老旧管道漏水隐患点位,为用户用热提供了坚实保障。不但如此,朝一分公司还积极与社区沟通建立微信群,添加社区公众号,及时发布一些供热相关宣传内容,让用户能第一时间获得专人服务。


□相关新闻:北京热力集团启动供热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