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宣武医院一期工程完工                                         ■记者 董一鸣/摄

        雄安宣武医院一期建设任务于9月28日全部完工,正式移交给业主单位。在4年多的建设历程中,来自北京建工集团的建设团队用首善标准和国企品质打造了这个雄安新区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旗舰项目,成为展示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

         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标杆项目

        雄安宣武医院总规模为1200张床位,用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根据投资来源不同,项目分两部分建设:一期工程由北京市出资建设,是“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之一,床位600张,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包含两栋病房楼、两栋医技楼、一栋门诊楼;二期工程由雄安新区筹资建设,拥有床位600张,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包括两栋病房楼、两栋医技楼、一栋门诊楼、一栋教学宿舍楼、一栋实验楼和一栋科研行政楼,对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提升雄安新区医疗卫生水平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项目设计整体建筑外观形态吸收了白洋淀独有的万亩淀泊、苇濠交错的原始生态元素,按照雄安新区窄路密网的城市风格要求,整体建筑进行条块化造型设计,将西北侧的城市绿谷和水系风貌引入院区。内部设计理念源自神经系统错综复杂的有机联系模式,并结合雄安新城小街密路的交通系统理念及白洋淀的河网系统,把医院各个功能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将基地内的人流系统与城市的人行道路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

        项目以三级综合医院医疗体系为基本框架,延续宣武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特色,依托神经系统疾病疑难重症诊治、心血管疾病诊治、肿瘤诊治、康复治疗、国际化临床试验学科优势,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采取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满足不同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首善标准”根植雄安新区

         “我们从开工伊始便坚持‘首善标准’,以总工期为指引,克服了诸多困难,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如今这个项目正式交付,最初的诺言已经兑现。”北京建工集团雄安宣武医院项目经理赵育华说。

        在北京建工集团雄安宣武医院项目总工程师张宇看来,建设“首善标准”的工程,技术先行成为必然要求。“在项目建设中,团队诸多重点工程高标准的建设经验,对当地建筑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张宇说。“国家规范研发地在东北,对于极寒天气的冬季施工管理和北京的地方标准有所不同,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并结合地区多年气象数据资料,决定使用北京标准替。”张宇说,这两个标准主要是在水泥用量上的差别,使用北京标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优化了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实现了项目的高效建设。

        此外,防水作业也是北京标准植入雄安新区的又一体现。以卫生间门为例,防水只需要铺设到门边即可,但项目团队按照北京建工集团的施工要求,执行门口外延50公分,左右门框各外延30公分的做法,确保卫生间一旦发生溢水后不浸入到混凝土结构中,提升整体项目防水效果。

        “首善标准”还体现在智慧工地建设系统上。施工时,每天早上,塔吊安装的智慧监控系统都会通过指挥平台给有关管理人员发送一份关于塔吊前一天运转情况的报告,“机械智慧管理也是我们项目的特色之一,让机械自己会说话,帮助我们有效推动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赵育华说。

        通过“首善标准”的成功植入,项目团队赢得了雄安新区相关部门的认可,成为参编雄安新区相关地方标准的成员单位,为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持续注入首都力量。

         国企品质打造雄安新区典范

        走进已经完工的一期内部,棕褐色的木纹墙体质感厚重。所有公区屋顶都采取三角形和光带串联组合模拟神经的设计概念,在屋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全国闻名的特色。

        来到位于地下一层的医学影像科,项目生产经理魏统兵回忆起最初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为了保证工程的各项任务进度,我们最高峰时投入了2200多人的建设团队,并将施工区域整体划分为多个流水段,确保所有工序衔接紧密,工艺穿插有序,真正做到了将施工策划细化到每一天。”魏统兵说。

        除了增加投入外,项目部坚持样板引路和方案先行,每一道工艺、每一个区域、每一个房间都确保先做样板再全面推开施工,其中针对医院项目管线种类多问题,项目采用BIM三维技术,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将所有管线整齐地排列在有限的空间中,确保管线与管线之间不打架,管线与主体结构不冲突,消除了更改和返工的问题,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

        除此之外,项目使用的钢筋测距系统更是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质量达标。这套系统通过安装在塔吊上的摄像头对已经绑扎钢筋的区域进行扫描,并根据事先输入系统的图纸上的钢筋间距数据进行自动对比分析,对存在数据误差的区域报警,提示管理人员和施工队负责人进行自主纠偏,省去了由工长逐段测量,将该环节的验收时间提高三分之二。

        随着一期项目的交付,二期项目涉及的医务人员生活区等配套设施建设也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和机电管线施工,预计到明年底,二期项目将竣工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