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全过程场景化?搭建数字平台后如何用好用活数字资产?数字技术如何与装备应用有效结合?4月11日,在由中国城轨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委会主办、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承办的中国城轨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委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城市轨道交通与数字化转型”高端论坛上,与会各方专家结合数字化转型这一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新世纪20年来的高速发展,目前,通车里程已经超过1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一。整个行业已经达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状态,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2522”整体构架布局。《规划》指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在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要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

        构建数字安全屏障需要系统的平台建设作为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合华认为,要重点关注新基建与基础设施融合,建立起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之间互通的开放信息流平台。这个平台的核心在于打通堵点,也就是政府企业之间的数据壁垒,并建立起可计算的数字模型,实现对决策和问题处置的科学快速响应。与此同时,专业人才也是平台建设重要的内容,目前,传统的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人才与当下数字化赋能的融合还存在一定距离,必须在以建筑及相关专业背景为基础的同时,进行学科交叉,实现“知识+数据”双轮驱动,培养出更多既懂工程知识,又懂数字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平台之下,诸多应用场景的打造是实现数字赋能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抓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杜修力表示,“需求+场景”的多变性是建设工程的最大特点,数字赋能产业升级面临诸多问题,但应用场景依然是数据驱动的前提与核心。未来实现工程数字化转型,需要以工程的需求出发,以智能设计、建造为场景切入,坚持数据支撑,充分利用技术迭代,进行螺旋式推进,其中,场景化计算、应用、数据、建模;构建业务、管理、经营模型,对推动决策生产数字化,并实现数据资产的去粗取精和更有针对性的场景化至关重要。

        平台与场景搭建完成后,如何在应用端实现数字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认为,地下轨道交通领域相比高架轻轨,其看不见的隐患要更多,为了让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更加安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化数字设备非常重要,其中,探地雷达对于地下深度、广度、精度的精准判断,将为工程建设安全和未来几十年的运维安全打下重要的数据基础。这种雷达设备最大的特点便是实现对更宽范围、更深地下进行精准探索和数据上传和报警,让建设者能够更加精确地了解自己将要施工的区域的情况,以便采取更好的措施,同时以车载雷达形式的探测,则可以对长隧道或长距离封闭空间进行类似X光扫描,及时发现后期运营中产生的毫米级裂缝等结构风险,帮助运营单位提前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实现轨道交通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