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五党支部党员们进行科技项目攻关 ■企业/供图
强化党建引领,聚焦重点任务,建强人才队伍,突出科技创新……北京电力经研院设计五党支部争做首都电网建设“排头兵”,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专业工作的完成成效、以专业工作检验党建工作的实施质效,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之路。
党建引领重点工程落地
“您看,现状就是这样,我认为最佳方案是从这里过去,绕开这儿,既节约路径,拆迁、征地的规模也小很多。”在怀柔区杨宋镇,来自北京电力经研院设计五党支部的科学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团队与外审专家正在进行现场踏勘。当天,经过双方在工程现场认真反复讨论和确认,项目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科学城站外电源进行了多方案比选和优化。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设计五党支部从机制建设入手,主动加强党建引领。“我们主要建立了3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党建+’矩阵式工作机制,结合设计业务特点,重点明确了党建责任区和示范岗,进一步强化党员骨干的担当作为。二是持续巩固了2021年建立的重点业务问题进党支部‘三会一课’工作机制,将重点业务问题,拿到党支部党员大会上讨论,由全体党员集思广益、筹谋划策,进一步致力攻克技术难点。三是通过了党组织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对工程建设涉及的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以及工程设计涉及系统、电气、给排水等专业之间的协同,进一步凝聚共识,逐步形成攻坚合力。”设计五党支部书记王晓冰说。
在设计五党支部组织委员向常圆看来,建立持久的、与工作实际相匹配的工作机制,往往能够对工作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以简单的矩阵式工作机制为例,设计五党支部横坐标为重点工程名称,纵坐标包括主要任务、时间节点、主要设计人、主要进度等在内的矩阵式工作机制,在每个党员的位置设置一个党徽的标识,以表格的形式明确党员的责任区和示范岗。”
2022年,设计五党支部全体党员立足岗位、分片包干,完成电网工程可研56项,同比提升12%,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科学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20余项急难险重工程可研设计任务,有力落实首都电网发展战略。
用活3个课堂推进人才兴企
“这个选题方向有点大,应该集中力量攻坚某一个点,比如,在绿建融合数字化低碳变电站等方面,大有文章可做。”2022年11月23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特级专家黄伟同设计五党支部的青年职工交流创新课题。设计五党支部在推进重点任务落地、科技项目创新过程中,用活“一带二、一带三”机制,走出了一条适合青年职工成长的“高速路”。
近年来,设计五党支部以挖掘职工潜力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推行“专家课堂”解难题、“实践课堂”补短板、“竞技课堂”强技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潮中,不断推进人才兴企战略落地见效。“通过经研院的‘专家课堂’,行业专家、设计师帮忙把关课题项目,简直是让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设计五党支部青年职工顾靖达说。
“实践课堂”可以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补齐短板。2022年4月,设计五党支部党员宋宝同带领新职工赵泽良赴通州区潞城供电所开展分布式光伏实地调研。伴随着宋宝同讲解,赵泽良近距离观摩了光伏板布置、光伏逆变器、电能表布置等。“现场教学,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光伏并网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受益匪浅。”赵泽良这样说。
设计五党支部深度落实党建带团建,注重青年创新,通过梳理总结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炼总结,归纳创新,并形成成果参加电力行业QC成果大赛。最近,王晓冰和宋宝同牵头的2个项目分别获得电力行业优秀咨询一等奖和三等奖。
推进“党建+科研”深度转化
2022年9月,设计五党支部党员顾靖达申请北京公司级科技项目《基于分布式储能的新型配电网韧性提升技术研究》。经过想法收集、可研评审等阶段,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招投标环节。其中,在可研评审阶段,设计五党支部邀请多位专家对项目给予指导,经过多轮反复优化,项目最终以“具有首都北京特色的配电网韧性提升体系”作为研究目标,顺利通过评审并成功立项。
发挥高学历人才优势,开展课题攻关,是设计五党支部运用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的一大特色。一直以来,设计五党支部始终坚持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有机渗透到科技项目攻关各个环节。并在项目立项、过程管控、成果提升等阶段,持续不断推进“党建+科研”工作机制深度转化。
以基于分布式储能的新型配电网韧性提升技术研究为例,设计五党支部在立项之初就选取了10位技术骨干。“他们或拥有博士后、博士等高学历,或拥有国外著名大学求学经历,或拥有10年以上专业岗位工作经历。搭建以博士后等高知人才为引领的攻坚队伍,助力形成攻坚创新‘拳头’。同时,由党员牵头大力开展课题和科技项目研究,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王晓冰说。
截至目前,设计五党支部参与行业级、国家电网公司级、国网北京公司级科技项目攻关10余项,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专利5项,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3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