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共享单车通勤出行、休闲娱乐。今年以来,共享单车骑行量已达8.67亿人次,日均骑行量294.4万人次,同比2021年增长了10.91%。

        近年来,北京市交通部门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科学运用“加减乘除”综合施策,不断探索新业态长效化管理机制,引领共享单车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行业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取得新成效。

         政策引领做“加法”    健全行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交通部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贯彻落实《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的基础上,配套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健全行业政策体系。例如编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系统技术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明确车辆及车载智能终端、承租人客户端、企业运营平台、信息系统安全等技术要求,引导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经营;印发《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信用评价标准》,从经营状况、守信激励、经营管理、其他行政部门执行及处罚情况等方面对企业信用进行考核评价,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交通坚持总量调控政策。结合季节特征和出行需求,实施淡旺季总量动态调整,中心城区车辆投放规模控制在旺季不超过80万辆,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因地制宜优选运营企业,科学测定车辆运营规模,确保车辆投放规模合理。

         综合监管做“减法”    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

        北京交通部门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实施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的综合一体化监管措施,通过构建“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协同”“科技+共治”新型监管体系,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最大程度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交通部门实施“信用+风险”新型监管,明确信用评价指标和风险评价指标,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共同开展跨部门协同共治,对运营企业按月实施风险评估、按年实施信用评价,结合风险级别和信用状况,形成四级综合监管市场主体名录库。

         科技赋能做“乘法”    夯实管理服务的技术支撑

        交通部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科技“倍增器”让服务管理释放更大能量,助力解决停放秩序管控难题。

        例如,全面接入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车辆的动静态数据,车辆从信息接入平台起,每一次装卸、调运、骑行记录均有迹可循,为各级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和数据服务。

        基于平台开发车辆调度小程序,交通部门辅助各级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维护停放秩序、清理淤积车辆。利用科技手段开展监测管理。围绕轨道站点、大型商圈等共享单车停放需求旺盛地区,通过卫星定位、蓝牙感知技术,对于一定区域内的车辆投放规模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中心城区轨道站点监测覆盖率达48.03%。为引导骑行人规范停放共享单车,各区持续推进“电子围栏”建设,企业通过技术匹配,针对骑行人归还车辆的环节实行“入栏管理”,即车辆如果没有停放至指定的停放区,则会弹锁并持续计费,并在APP上引导骑行人至指定的停放区。目前,中心城区31个重点区域的1181个停放区已实现“入栏管理”,相关秩序类投诉明显下降。

         行业自律做“除法”    构建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

        交通部门创新指导行业协会和3家企业共同签署实施《北京区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规范用户停放行为联合限制性公约》,对严重违规用户采取统一联合的限制骑行措施,并推进协同共治。为不断提升涉企诉求解决质效,及时消除负面评价,市级管理部门主动与12345市民热线对接并建立市民投诉月度数据共享机制,密切关注停放类投诉的点位分布,持续推动“未诉先办”。逐月对各区共享单车投诉量、各类投诉占比进行分析,将投诉排名比较靠前的街道、社区、轨道站点及时通报各区,将共享单车停放类投诉量、投诉率作为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评价的重要指标,逐月进行排名并通过区委书记点评会进行通报,督促各区。同时,行业协会开通专门的共享单车行业投诉电话,高效处置涉企投诉,从而形成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随着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和绿色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在《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执法检查中,市民针对共享单车满意度达八成以上,“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市民满意度调查中,对于停放秩序改善的认可度高达92%,行业整体发展态势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