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塔吊伴着秋日冉冉升起,3座如蝴蝶振翼的实验室建筑群正在建设中。10月27日,中建二局在上海临港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世界顶尖科学家“WLA科学社区”项目全面冲出正负零并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部分单体即将封顶。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隔街相望,该项目正快马加鞭,迎接将于11月3日举办的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绣花穿针 雕刻“蝴蝶骨骼”
为匹配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要求,该项目实验室组团以“世界级顶尖科学实验室群”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造。
远远望去,实验室蝶型外观引人瞩目;步入其中,“蝴蝶骨骼”下的2040个钢构件、1000余个梁柱节点,述说着精益求精的大国匠心。
由于主体结构100%由钢结构焊接而成,如何实现无缝焊接,便成了建筑形态完美落地的关键。从图纸设计到施工工序,从创新理念到技术攻关,处处考验着建设者“绣花穿针”之功。
“大兵团”协同作战,是破题的第一密钥。“在前期规划阶段,项目设计方、建设方和施工团队多方沟通,对照业主需求合理排布建设进度,并多次就荷载测算、施工方案、pc构件等环节进行结构测算和复核审验,实现了管理权责与实际效果的深度融合。”中建二局项目负责人刘正欣介绍道。
闯关夺隘靠的是智慧建造的强大支撑。项目团队充分利用科学精细化审图模块、IDK精准测量等精益建造“利器”,多轮多方剖析设计方案,对施工工艺进行反复优化,逐一击破难点。在钢结构拼接的全周期施工阶段中,该项目创新引入国际先进的虚拟模拟施工技术,线上排布每个施工节点,掌握精准定位,并进行多频次核验,确保焊接质量天衣无缝。
未来,这里将迎来生命科学、细胞发育生物学、遗传基因学等领域的学术科研机构入驻,助力我国打造“前沿思想转化、国际组织合作、顶尖人才培养”的未来创新产业研发高地,为世界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绿色低碳 实现“冬暖夏凉”
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创新交流空间,让科创因子茁壮生长。如何让全世界的“最强大脑”留得下、住得好?以“双碳”目标为牵引,以智慧社区为载体,“超级工程”再次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与实验室毗邻,“世界顶科社区·玖海云天”57栋住宅楼按照全国绿色建筑三星级最高标准,加快打造临港超低能耗高品质住宅样板,让顶尖科学家共享“绿色、低碳、智慧”的美好生活。
“项目规划了高性能低碳科技系统、高质量环保材料系统、高标准舒适人居系统等九大维度的高品质人居系统,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助力下,未来理想科研配套生活区正从图纸变为现实。”中建二局中建玖合华东区域总经理温标说。
降耗减排最重要的是室内热源的精细化控制。该项目采用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地上外墙结构现浇部位和墙体免拆模保温板均采用了硅墨烯保温材料,洞口增设防水透气膜、防水隔汽膜,大幅提高了围护结构的气密性,极大降低冷空气入渗和热源损失,预制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可较普通住宅提升60%。
“在室内外正负压差50帕斯卡的条件下,楼宇整体气密性指标可达到每小时换气不超过1次,供暖、供水、电气照明等能耗水平较传统住宅降低50%以上,意味着建筑可满足保温、隔热一体化的居住功能,真正实现了‘冬暖夏凉’。”中建二局三公司项目总工程师黄中峰介绍道。
技术成败在于施工细节。为保证硅墨烯保温材料转角及拼缝部位密封到位,该项目通过模板支撑体系、固定筋拉结、下挂板螺栓拉结等细部工法,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外墙保温系统的完整性,让外立面观感更加平滑如镜。
后期项目还将引入户式新风系统、高效VRV空调、雨水回用系统、海绵城市等八大超低能耗技术,打造安全耐久、健康舒适、资源节约的未来城市智慧社区。
匠心汇智 打磨精工品质
装配式建造是建筑工业化的转型趋势,也是节能增效的必然选择。“一次成型、永久免拆”背后,是建筑选材和施工标准的革新。
该项目在全面采用新型节能材料的基础上,施工环节深度应用装配式建造,夹心保温外墙、剪力墙、飘窗等46000余个构件实现工厂预制、现场组装,预制构件率达40%,高于上海地区标准。
然而,构造复杂、工艺水准高的墙体预制构件,对安装精度的要求也更高。项目在摸板拼装、工艺顺序、效果展示、图纸交底等环节全面应用BIM技术,全过程可视化监测演示,让原本繁琐的施工工艺清晰易懂,实现了项目细微节点“零失误”。同时,针对每个PC施工安装及模板加固环节进行虚拟建模测试,有力提高了现场施工交底与检查效率。
为保证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吊装的垂直平整度,该项目将所有预制构件的尺寸汇总成册,对构件生产、运输、进场验收、放置、吊装、调平等一系列节点层层把关,最大程度减少了从图纸到实际的误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