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学(左)在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企业/供图

        “成功了!这个难题终于解决了!”中铁六局丰桥公司运架一分公司的项目经理李建学激动地说。近日,在福厦铁路施工现场一台JQS1000型号架桥机成功穿过隧道。面对此次“巨无霸”架桥机隧道内作业并顺利通过隧道,李建学带领着他的创新工作室团队仅耗时5天,用CAD建模反复模拟流程和测量设备实际数据,确定每项流程制约点,反复优化,形成了最终的施工专项方案。

        李建学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带领着他的创新工作室团队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2021年,李建学创新工作室荣获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荣誉。并凭借JQS1000型架桥机隧道口末孔架梁及进隧道施工工法获得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优秀施工工法,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7项。

         隧道前“瘦身变形”稳妥进入

        丰桥公司福厦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属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带,架桥机穿越隧道成为作业必须。行山隧道净高9.5米,净宽13.2米,而架桥机架梁工况时全长92.5米、高10.5米、宽18.9米,空载重达655吨。这么硕大的身躯如何在比它自身还小的隧道内进行架梁作业和通过隧道成为了一个重大难题。

        架桥施工作业过程是由一台运梁车驮运一孔约重900吨预制箱梁至架桥机下,然后由架桥机将箱梁向前架设在桥墩上。李建学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攻关找到难题解决方法,就是将架桥机收缩后落在运梁车上,由运梁车驮运着架桥机通过隧道。过程中,操作员首先将架桥机前辅助支腿回缩3.8米,满足其在隧道内支立。结合桥涵施工图纵坡参数计算出架桥机下方线路高差,完成前辅助支腿高度的调整,由此保证架桥机机臂前后端水平,此时架桥机机臂可进入隧道,顺利完成进隧道前的末孔梁架设,使得“巨无霸”稳妥进入到隧道中。

         隧道内“加装天眼”自动行走

        李建学介绍说:“能够进入隧道仅仅是难题解决的第一步。在地形复杂的福建山区,打通的隧道可不一定是直线,这条隧道就是一条曲线隧道。”进入隧道后,运梁车在驮运架桥机过程中,与隧道最小间隙仅为22厘米,架桥机全长92.5米,在曲线隧道内运输时架桥机很容易与隧道发生碰撞。

        为了攻克施工技术难题,李建学创新工作室团队与架桥机制造方反复沟通协商后,为运梁车加装一套“无人”驾驶系统,通过预先导入设计院给定的“线路曲线表”生成和实际线路一模一样的无误差地图,再采用差分北斗导航卫星精确定位,使运梁车的行走误差控制在±8厘米范围内,有效的解决了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过隧道的施工难题。

         隧道口“调整支点”短基作业

        “巨无霸”变小不容易,但是在狭小工作面恢复更难。在隧道口短路基作业过程中,架桥机中支腿在进隧道前需要进行折叠,而出隧道时有限空间内架桥机中支腿差7米无法打开,无法支立。

        针对架桥机有限空间作业这个问题,李建学创新工作室团队再次进行了施工流程调整,在保证机臂水平度满足架桥机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逐步调整前支腿、后辅助支腿高度,完成整机顶升,使得运梁车与架桥机分离后适当降低机臂前端高度。利用前支腿和后支腿作为支撑点,架桥机自走行中支腿出隧道后完成打开及支立施工。

        丰桥公司运架一分公司在福厦铁路架梁637孔,跨越特大桥7座,穿越隧道4个。李建学介绍:“在应用时间短且可借鉴经验空白的情况下,通过创新工作室研究和设备制造厂家共同努力,安全高效完成了国内首次JQS1000型架桥机隧道内作业,大大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并为后期同类型施工提供技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