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如何帮助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成为了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北京银行探索前沿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将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业务结合,以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切实缓解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
北京银行应用金融科技,打造应收账款多级流转线上融资供应链产品——“京信链”,服务核心企业及其上游各级供应商,通过线上功能,构建“N+N+1”融资模式,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北京银行基于“长安链”,构建高性能、高可信、高安全的自主可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区块链应用场景提供统一的区块链算力资源和服务支撑。该行启动基于“长安链”重塑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项目,聚焦数字经济创新、业务模式重塑,大力推进“京信链”与“长安链”对接,实现“供应链”与“区块链”的融合发展,协助构建智能化风控屏障,借助科技手段赋能供应链金融,打造可复制、可落地、高创新价值的行业区块链应用试点示范。
北京银行通过构建区块链技术平台对业务系统中的重要数据进行上链,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样例;借助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减少了因系统漏洞或人为疏忽造成的错误或延时;全流程业务数据的存证和防篡改机制,对数据安全和流程合规提供了基础;通过加密技术为隐私安全提供了保障;加以中间服务的技术辅助,使得业务系统与区块链系统“零门槛”对接。
北京银行通过试点“京信链”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作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打通银行与核心企业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持续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线上化、数字化与场景化,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发展。
借助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力量,北京银行将原有企业融资的线下人工审核升级为线上数字化、智能化业务流程,不仅保障了业务的安全有效,同时提高了服务效率。通过创建基于“长安链”的“京信链”服务平台,消除了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了北京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同时为后续的服务升级打下基础。
作为在点对点技术架构的区块链技术平台上搭建的系统,北京银行“京信链”具备多方参与共建的灵活治理架构,具有业务中立性,对所有参与方平等、公开,有利于不断吸引各方,聚焦业务创新。
北京银行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来约定数据格式和协作规则后,各业务系统仅需与区块链对接,而不需要两两对接,既满足各自业务需求,又实现了化复杂大系统为离散小系统,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增加系统可靠性。
北京银行逐步构建互联互通、真实可信、高效安全的数据网络,打造业务流程互通共享、多业务场景多参与方共存的开放银行生态圈,携手为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助力供应链稳健顺畅运转,切实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