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歌剧院演出大厅的布局和设计满足各项严格的要求                 ■记者 董一鸣/摄

        华灯初上,一座建筑在金黄色灯光的加持下熠熠生辉,这便是由北京城建集团总承包、城建一公司施工的中央歌剧院。作为项目经理的麻菁文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虽然更多的记忆是艰苦的,但是如今这座建筑真正达到竣工条件,过往的困难早已化为团队成长的宝贵经历。”他感慨道。

        在剧院内部,项目执行经理刘明文丝毫不敢松劲儿,走遍建筑的各个角落仔细记录瑕疵的位置。“作为北京唯一的殿堂级专业歌剧院,直到正式竣工验收备案,我们都不能有一丝马虎,哪怕是最小的缺陷都是团队不能允许的。”刘明文说。

        精雕细琢成就绝美殿堂

        2022年,中央歌剧院终于要收官亮相。相比中国诸多项目三四年就圆满完成,中央歌剧院却足足经历了十二载。对此城建一公司总经理米继东深感责任在肩。

        时间回到2010年,中央歌剧院项目启动建设。作为项目施工单位,北京城建集团最初并没有将目光聚焦于施工层面,而是与业主组成的调研组先后前往欧洲进行实地调研。

        作为北京乃至全国最高等级的歌剧院,前期的谋划和准备要细之又细,那时调研组几乎走遍了欧洲所有经典歌剧院,将手头整理的歌剧院外型、内部构造、声乐效果等数据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后,最终将目光瞄准了歌剧起源地意大利,而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从颜色到制式都与中央歌剧院的定位和模式更为相符。

        最终调研组选定了“凤凰”这一东西方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祥瑞之物。翻开设计图,整个建筑的造型被设计师定义为意象化的凤凰盘翅欲飞的形态,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和”的理念,其中顶部的圆形设计寓意凤冠,而歌剧院门头的18根28米高的立柱,其造型来源于中央歌剧院凤凰造型匹配的概念,也被称为凤尾柱,这18根立柱的扭转角度各有不同,如同凤凰尾羽灵动扭转之感,整个建筑的色调也是与凤凰绝配的金黄色为主,同时内部金黄色与红色相交织的色系组合更加符合凤凰展翅翱翔云端的理念。

        细化方案搭设架体克服难点

        顶级歌剧院必须要有顶级团队来实现它的效果。项目从立项建设开始便面临了诸多挑战和困难,除了占地面积局促外,项目地处东二环外,无论是材料运输和渣土清运都只能在规定时间完成。

        整个歌剧院项目虽然建筑面积只有鸟巢的1/3,但是每平方米的用钢量与鸟巢几乎一样,而现场施工场地仅有10%的空间可用于临设、材料堆放及场内道路,剩余部分全部被主体结构占用。材料进场以天为单位,几乎是随进随吊到作业面,所有安装阶段的方案必须细化到以小时为单位,确保工作时间的机械设备和人员物资的“0”闲置。

        站在正门,28米高的18根立柱交错排列,看似厚重的石材质感,其实内部结构柱为型钢混凝土柱。18根立柱在定位时既要考虑角度的变化,又要解决凤尾灵动飘逸,避免钢结构生硬的扭转,项目最终采用全站仪确定钢结构固定用地脚锚栓坐标位置和随立柱增高保证垂直度的双重组合,确保钢结构定位及垂直度的分毫不差。

        观众厅屋面是整个剧院演出区最大的难点,其中桁架作为建筑的屋面支撑体系,其总重量达到了近52吨,由于区域属于无柱空间,近27米的跨度安装极为困难。为此,项目从地面落地生根约12万立方米的盘扣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采用原位拼装整体提升到25米高的位置进行最后的焊接安装,而如此大量的脚手架聚集在一个区域内连室外的阳光几乎都被完全遮挡,足见其密度之高。

        桁架施工解决完成后,4根主舞台的台口梁又成了项目的重量级难题。由于其下部净空达到36米,单根梁的高度接近2.95米,几乎等于一层住宅楼的高度,此外单根重量达到21吨, 12万立方米的盘扣高大架体的搭设更是在解决这个巨无霸的安装中起到了最重要的支撑作用。

        看台布局呈现最佳效果

        走进中央歌剧院的演出大厅,马蹄形的看台结构造型能让“C”位的观众实现距离演员24米的最佳体验。回响时间是声乐演出的专有名词,是观众欣赏歌剧时听觉感受的重要指标。对于中央歌剧院的布局和设计而言,这个时间被严格控制在1.6秒左右的绝佳阶段。

        而与回响时间相伴的便是原声演出。“歌剧院的马蹄形看台布局就是为了让演员在不借助话筒等扩音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原始声音演出的最佳效果,而这与结构造型带来的回响时间和不同位置的吸音有直接关系。”刘明文说。马蹄形的结构施工以及不同楼层的包厢位置,甚至是座椅面料的吸音性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噪音控制,不仅要解决现场走动和说话产生的噪音干扰,甚至是场外设备运转声音的传入也要求到近乎于无的苛刻程度,观众在任何位置的角度和高度都要进行预先模拟,而这些工作的落实是项目团队逐一攻克的难题。

        中央歌剧院也应用了大量的全新手段让整个剧院的演出效果达到比肩世界顶级歌剧院的效果。其中模拟软件和配套设备的应用,让传统需要人拉手推的场景变换实现了三幕场景的自动切换,同时预留的改造空间可以实现四幕切换,达到了国内歌剧院演出的最高等级;依托科技设备对演出时的声音变化和演员位置进行预设,实现了原声传递的最佳质感。

        此外,中央歌剧院投用后将创造多个行业第一。150平方米的超大乐池可实现120人团队的演奏,甚至可以满足《瓦格纳》这样的行业顶级剧目演出,成为全国最大乐池的歌剧院;随着管风琴的订货单确认,中央歌剧院将增添两部歌剧演出最重要的设备,成为国内唯一具有专业管风琴的演出场所;而3至5层的包厢设计,实现了与国际顶级歌剧院的标准对接,成为国内唯一具备包厢的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