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底蜂巢调蓄池施工现场                                             ■记者 刘偶/摄

        物理渗透、生物净化、地下增氧……近日,随着北京建工城乡集团金河水务公司承建的龙潭西湖调蓄工程启动试运行,龙潭西湖公园这座过去“臭味外涌”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公园,如今凭借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成为居民遛弯打卡的重要场所。至此,困扰当地居民多年的雨污合流、臭气熏天的龙潭西湖水质问题终于得到有效治理。

        建造调蓄池改善水质

        龙须沟这条北京外城的主要排水河道,最早出现在明朝初期,它横贯外城东南部,而龙潭西湖正是龙须沟污水的汇集地。数十年来,龙须沟虽历经明沟改暗沟、每年定期清淤治理,但始终无法改变地下排水管线雨污合流问题。

        “以前的臭味儿主要来源于雨污合流。”市水务局海绵城市工作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龙潭西湖所在地为合流方沟,每逢强降雨,上游来水便会夹杂着雨水和各种生活污水,通过龙潭西湖西北角处的排水口排入到龙潭西湖水体中,导致水质变坏,时有臭味散出,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为有效缓解龙潭湖区域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改善龙潭西湖断面水质,北京市水务局协同东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启动建设龙潭西湖调蓄工程。据北京建工城乡集团金河水务公司现场负责人张侃介绍,该公司在龙潭西湖湖底建设了一个容积为6.2万立方米的调蓄池,溢流方沟内的水会先进入调蓄池,经过过滤处理之后,水质达标后再回补湖内。“通过我们调蓄净化系统处理后的水质,目前可达地表水IV类标准。”张侃说。

        走进公园,如今的龙潭西湖水面如镜,远处的摩天轮倒映在一池碧水中,别有风味。据工作人员介绍,自龙潭西湖公园重新开门后,这里就成了周边居民主要活动场所。“除了景观得到了提升,最大的变化就是这湖里的水不臭了。以前这个湖水味儿特大,尤其是夏天下大雨之后,臭味儿都往外涌,大家都不爱来。”龙潭西里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

        “三阶净化”滤净污水

        “与传统的调蓄设施相比,硅砂蜂巢调蓄净化系统不仅具有调蓄功能,还具有水体自净化的功能。”北京仁创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硅砂蜂巢调蓄净化系统其主体设施主要包括硅砂蜂巢高效过滤池和硅砂蜂巢调蓄净化池两个部分。其中,硅砂蜂巢高效过滤池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固体悬浮物,硅砂蜂巢调蓄净化池可用来去除溶解于水的污染物。通过“物理过滤”和“生物净化”双重功效,可实现储水的同时兼具净水功能,具有“蓄净同体”的特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蜂巢高效过滤池是由配水渠、过滤单元、集水渠等构成,每个过滤单元由1个“进水井排”和2个“出水井排”组成。污水从配水渠配水后进入各单元“进水井排”,通过侧壁渗透进入两侧“出水井排”,最后各单元的“出水井排”汇集到集水渠。污泥沉积于各“进水井排”内通过排泥冲洗设备冲至配水渠,再到排泥井,采用排泥泵抽走。“目前经过我们过滤的水,其COD值可以从进水口300毫克/升,降低到30毫克/升左右。”张侃说。

        此外,硅砂蜂巢调蓄净化系统还可实现全年运行,在雨季时,其可对排污口的雨水进行调蓄和截污,在非雨季时,又可对公园内部的湖水起到一个净化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

        蜂巢砖打造湖底“迷宫”

        走进湖底蜂巢调蓄池,现场130万块,高约4.8米,形状呈正六边形的硅砂蜂巢砖,布满整个湖底,成人走进去犹如进入一个巨大的迷宫。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比普通骨质材质的净化材料,本次项目部创造发明了砂基透水滤水技术,所有六边形硅砂蜂巢砖以沙漠风积沙为材料,采用微颗粒预覆膜增强技术和全覆膜超亲水改性技术,从而实现了微米级孔隙的快速过滤污水。“这种材料过滤面的90%孔隙小于20微米,过滤效果好,水中悬浮物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且由于孔隙小,污水固体很难进入孔隙内部,堵塞孔隙。”北京仁创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道。

        记者还发现,相比传统土工布湖底,这里的湖底垫层全部采用厚约6毫米的透气防水毯,项目部还特别在透气防水毯上铺设了1层厚约3毫米的透气防渗砂以及在湖底直接设立了众多活化透气柱。“透气防水毯和活化透气柱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水体与地层的垂向气流与能量通道,未来地层中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直通净化池,实现生物净化池无动力充氧,提升水质,节省了大量后期运营维护成本。”张侃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