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科技园二期L20地块主体结构施工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由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工程L20地块近日全面冲出正负零,主体结构施工如火如荼。

        作为北京市政府重点推进的中关村科学城项目、北京市高新技术服务转化基地和北京市重点推进项目,东升科技园二期工程被列入北京2020年“3个100”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创新前沿的世界窗口、海内外科学家的聚集之所、科技研发与成果转换的全球服务平台,成为海淀东部的中心城区、新型城市形态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地标。

        东升科技园区的设计理念为打造互动共享、与周边区域发展相协调的产业园区,绿色生态、人性化的新型科技园区,配套完善、充满城市活力的科技园区。其中L20地块总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地下4层、地上11-15层,最高点高度60米。建设内容包括科研办公楼、国际化五星酒店、配套服务设施等。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分段交叉作业方式,成立了由各系统人员组成的质检专班、攻关小组,不仅要实现施工提速,更要严把质量关。”L20地块项目经理芦洪俊说。

        该地块基坑支护深度最深为22米,支护结构长度约900米。在冬施期间,为加快支护结构检测及使用安全,项目攻关小组对锚杆注浆材料从参数性能、经济、质量、工艺、进度等方面进行充分研究比对,将普通锚杆注浆料替换为高强早强型注浆料,使支护结构工程比计划提前36天完成。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该工程局部顶板支撑高度在8.85-10.85米,如此高度的支撑属于超危大作业。为此,项目攻关小组组织专家论证,与模架工程及安全工程5位专家共同对超高、超限控制工序开展课题攻关。经过多次排列组合,攻关小组确定了10余种方式,同时引用高支模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轴压、位移、倾斜等变化情况。当高度、承重等数据超过设计值时,现场布置的检测点将通过系统实时推送预警信息,项目管理人员将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现场声光报警也将提示现场作业人员注意。“智慧化手段的引用为工程质量和安全加上了‘双保险’。”L20地块总工程师廖晟介绍道。

        该工程地下螺旋汽车坡道作为工程难点之一,项目部通过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采用每段圆筒墙体和螺旋坡道板同步浇筑的方法,避免墙体与坡道板相交处留下施工缝,确保了墙体的整体性和良好的观感。

        地下结构施工时,该地块内有372根钢骨柱需要预埋安装。针对场地狭小和钢材价格上涨等困难,项目攻关小组会同钢结构厂家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和塔吊使用周期对钢柱进行了深化设计,尽量减少钢柱分段,缩短生产周期。

        为了更好地了解工程重点难点,项目团队配置了3D打印设备,绘制构件图纸100余张,将各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构件转化为精确度极高的三维实体模型,实现重点部位“可视化”交底。此外,项目部还同步应用智慧化工地管理平台,应用可视化装备辅助质量管理、手机APP对工程质量实施信息化管理、BIM技术开展工程质量管理等智慧化、信息化管理手段。

        芦洪俊表示,下一步团队还将继续发挥智慧和创造力,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进行攻关,高标准高质量按既定目标完成全面封顶任务,竭力为东升镇打造海淀东部的中心城区和新型城市形态示范区,为北京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