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谋划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径、作出战略部署。会议提出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对推动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需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并转化成推动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既要深化理解,统一认识,又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顺应发展大势,与时俱进做好新时代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工作。

        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谈谈体会。

        一、提高认识,科技创新助力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贯穿“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新发展阶段,就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发展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发展的理论指南;新发展格局,就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发展的基本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无论是实现提质增效升级还是转方式、调结构,都需要强大的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更是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源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实现“十四五”时期及二〇三五年远景奋斗目标的具体举措之一。会议多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于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陈吉宁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2021年北京市重点要做好的十项工作,其中“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被列于首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重要支柱的使命和责任。2020年6月,陈市长来公司调研,要求我们探索推进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和产业链重组机遇,完善创新链条,优化产业生态,增强研发攻关和转化应用能力,并要求公司发挥投融资优势,进行“投资+创新”的转型升级,以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建设智慧城轨逐渐成为全国各地政府和地铁业主的一个普遍共识。2020年3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了《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从行业层面对智慧城轨建设的发展战略、建设目标、重点任务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给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北京智慧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对相关领域核心装备系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发展也提出了切实需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提质增效的需求,北京轨道交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要,对京投公司和北京轨道交通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明确目标,完善机制体制提升公司创新发展能力

        “十四五”时期,京投公司战略定位是“服务首都,转型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型轨道交通集团”。围绕市国资委核定的主业,以创新驱动积蓄发展动能,以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稳步构建“一体两翼,三大支撑”战略格局。“三大支撑”中,创新发展能力是公司要打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激发企业经营活力,积蓄企业发展动能,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为实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十四五”时期公司战略中对创新发展能力的要求,我简单谈谈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和解决方案。

        要想做好公司科技创新工作,首先要明确工作目标,聚焦三大着力点:一是推动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乘客出行满意度和运营管理水平,降低建设、运营维护成本;二是发挥京投公司头部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带动引领首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和创新生态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

        具体工作路径方面,主要从开展顶层规划、转变管理模式、完善保障机制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开展顶层规划。编制京投公司和各下属企业“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各下属企业“十四五”时期科技研发的主攻方向,覆盖设计、建造、产品、装备等方面,建立公司“十四五”科技创新储备项目库。组织编制《城轨创新基地规划》,为新技术、新产品中试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测试验证条件。组织编制集团级顶层平台规划,统一规划北京轨道交通的顶层平台建设。

        二是转变管理模式。在科技管理方面,建立京投公司和下属企业两级科技管理体系,京投公司科技创新部为一级科技管理部门,二级企业科技或技术管理部门为二级技术管理部门,建立层层落实技术管理责任的管控体系;在科研项目方面,形成“政府保障型需求侧企业+经营型供给侧企业”的协同创新工作机制,以解决需求侧企业痛点、难点为着力点,兼顾供给侧优势,充分依托协同创新研究院开展“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组织开展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的科研创新。

        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完善科研项目及技术标准管理机制及模式:夯实业主提需求、企业来落实的协同工作模式;编制修订《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京投公司科研及标准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标准体系建设,并形成标准规范库。

        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及推广,依托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制度,引导并鼓励需求产品化,新技术场景化,产品市场化。

        强化激励机制,修订《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等制度,重点鼓励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对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及项目组实施奖励。

        完善资金保障,从拓展政府科研经费渠道、争取工程科研经费支持、加大京投公司科研经费投入、规范企业配套科研经费四个方面提供科技创新资金保障。

        组建专家团队。组建京投公司技术委员会及专家库,建立健全《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对科研、标准、技术等相关事项进行技术把控,对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全过程把关。

        三、双轮驱动,技术和管理创新携手推动城轨数字化转型

        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北京智慧轨道交通行动方案的落实落地,也要靠制度和信息化的保障,同时技术水平的智能智慧化也会带来管理流程和制度的相应调整。在智能智慧化时代,对制度的顶层设计要求更高、对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要求更高,相应的建章立制的难度更大。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紧密相关,制度也是信息化的需求设计,信息化更能保障制度的落实。我们要做好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工作,克服“制度”与“信息化”两张皮现象,在注重装备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做到技术和管理智慧化的双轮驱动,相互促进提升行业智慧化水平。

        这次合并重组契合首都轨道交通的新发展阶段。当今,轨道交通智慧化智能化迅速发展带来的新趋势前所未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轨道交通智慧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成为引领轨道交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智慧城轨建设很多核心业务尚是无人区,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这次合并重组后,我们在国产化、自主化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整合多方力量、聚集各种资源,构建更加完善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经验优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轨智能装备的研发及应用之路,推动首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