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三建公司翻新了狼儿峪村道路                               ■记者 董一鸣/摄

        上午11时,踩着整修一新的乡村道路,昌平区狼儿峪村村民谢桂珍回到家中准备午饭。“以前我们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一到下雨就是泥泞不堪,如今北京建工集团的建设者给我们修路和美化环境,村子可漂亮了。”谢桂珍说。

        谢桂珍所在的村子便是由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施工的昌平美丽乡村建设(施工7标段)工程15个村子其中之一,如今该项目在22个标段中首个实现基本完工,到9月底所有收尾工作将全部完成。

        对项目经理周建忠而言,这是自己第一个担任项目经理的工程。“虽然工程技术难度并不大,但是我们团队是新组建的,必须用心修筑美丽乡村路,实现项目开门红。”周建忠说。

        该项目涉及昌平区流村镇15个山区村庄的道路翻新、墙面粉饰、绿化施工、供水管道改造、砌筑石挡墙、LED路灯安装等工程。

        周建忠团队面对的最大难题便是协调工作。“原来村子里的道路都是自己修建,这次引入专业企业负责,要做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支持我们的施工工艺,决定了工程进展的效率。”周建忠说。

        以前的村子路坏了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修路也大多采取祖传的土办法,虽然简单快速但是无法保证道路强度,基本用上一年就会出现问题。周建忠带领团队采用专业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对道路进行修建,但最初并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

        51岁的贺德文便是曾经质疑施工工艺的村民之一,如今的他不仅认可了项目施工的方式,还带领北照台村的十几名村民协助项目部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施工开始前,周建忠到每个村子与村委会沟通,组织村子内具备劳动能力和基础技能的村民作为项目劳务外聘人员,并给这些人进行施工过程的专业培训,让他们认识到专业工艺的优势。“建工集团的建设者从安全和技术上给我们提供指导,手把手教我们村民干活,我们不仅能够从中收获技术,项目还根据工程量给我们开工资,我带着十几名工人一个人平均一个月能有6000元左右的收入。”贺德文说。

        除了给参与项目建设的村民开工资外,周建忠还针对村民这种短期用工特点,给每个人上了意外伤害险,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15个村子的改造中供水改造要确保每名村民都能喝上自来水。马刨泉村是全市唯一没有实现24小时自来水供应的村子。经过这次改造,项目部将原有管线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新埋入的PE管相比原来PVC管道更加环保,由于工程不包含村民户内改造,项目针对部分村民接入户内管道困难,主动承担了接入户内的工作,保证村民用上自来水。

        从去年开工至今,项目累计聘用当地村民200余人,而整个项目改造完成后将造福近4000名村民。

        狼儿峪村坐落在半山腰,以前谢桂珍每次回家都要在颠簸中躲避道路中的坑洼,如今她再也不用担心雨雪天气回家的步履艰难,“现在路好了,也宽了,以前骑个三轮车都费劲的道路现在走个农机车都不拥挤,而且村子里的彩绘、园林等景观整体让我们村旧貌换新颜,我们特别感谢建设者的付出。”谢桂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