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音乐响起,我热泪盈眶……”7月6日,来自2017级北京商校-联大贯通培养项目音乐教育班潘昕悦,看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回放视频中的千人合唱团,她的思绪再次回溯到7月1日那个令人激动、久久无法平静的清晨。据悉,北京商校共计27名学子入选此次庆典活动合唱团。
7月1日早晨7时36分,一首《唱支山歌给党听》开启庆祝活动的暖场环节。歌曲由近3000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随后,合唱团在军乐团的伴奏下又依次演唱了《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主义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新的天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此外,合唱团还现场合唱了国歌和庆祝活动结束时的《歌唱祖国》。
当天加上预备队员,此次表演的合唱团近3000人,来自49所学校,潘昕悦就是合唱团的一员。当天她身穿白衬衣薄荷绿色连衣裙,当天凌晨两点就乘坐大巴车从学校出发,前往指定集散地统一安检、休息,清晨五点左右,再次乘坐大巴前往天安门广场附近准备入场。
领到通行证、戴上耳返进入已布置好的会场,3000人合唱团分成东西两个区域,各区域1500人分坐在国旗两侧。暖场表演正式开始,指挥台上的两名学生同时挥出第一拍,歌声响起。“正式表演时,我和我的同学们全情投入,也能感觉到大家在现场唱歌的时候,感情非常真挚。”潘昕悦介绍。
2020年,商校-联大2017级首批贯通培养项目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经过北京商校三年的培养,打下了深厚的文化课基础和扎实的专业功底,顺利通过转段考试,进入联大师范学院开启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入学后,大家更加刻苦进取,专业能力持续提升,这也为潘昕悦与同学们参加合唱团打下坚实基础。
开始正式训练后,最初频率是一周两次在学校内训练,主要是熟悉歌曲。训练时间一般定在晚上20点到22点,在教室里集中排练。潘昕悦回忆说:"这些歌曲我大部分都会,就是《新的天地》比较陌生,这首歌音高很高,训练难度大。"由于演唱的歌曲大部分都耳熟能详,不久之后,学生们就基本摸透了曲目。
在训练的第二阶段,根据片区划分,七八个学校的学生开始分区排练。5月后,3000人合唱团开始统一排练。全体排练初期,一度出现调合不到一起的情况。专业的声乐老师会在现场进行指导。潘昕悦记得,老师会就发声的方式,咬字、断句、呼吸进行详细地指导,讲得通俗易懂。
训练过程中,还会有老师为学生讲述每首歌的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演唱歌曲。潘昕悦告诉记者,暖场合唱曲目选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的代表性歌曲,汇集耳熟能详、易于传唱的经典旋律。包含了激情昂扬的进行曲、娓娓道来的抒情曲,还有宏伟壮阔的颂歌体,通过对不同风格歌曲的重新编配,构成组歌形式,老歌新唱,以此来展开一幅亿万人民同声同气同心、共情共鸣共振的真情画卷。指挥家于海还应邀为合唱团学生们现场讲述国歌背后的故事。
潘昕悦介绍,训练过程中,围绕呈现效果,一些细节也在不断调整。比如加入了一些肢体动作,在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时,加入将手放在胸口的动作;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时增加了举起拳头的动作等。此外,对开场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在演唱上也进行了调整,最终的版本是童声开头,然后女生部加入,最后全体合唱。
谈到现场的感受,潘昕悦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把所有的豪情壮志,奉献给我们的党和祖国,让鲜红党旗永远高高飘扬在我们心中,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