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流经门头沟千年古村青白口村 ■企业/供图
农业产业发展是永定河流域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也是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贯彻落实国家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战略意图及《总体方案》、探索农业长效节水、带动沿岸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2020年,永定河投资公司以“绿色生态,科学生产,健康生活”为理念打造有机旱作杂粮品牌“永定三生”,成为这一战略意图的具体实践。
“政企研农”联合探索
2020年,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在大同市云州区共建有机旱作科研站,为该区域推进农业长效节水,以有机旱作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提供先行示范。同年1月17日,大同有机旱作杂粮科研试验基地通过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立项审议。
海拔千米的高寒黄土高原,能种什么,该如何种?面对这些问题,永定河投资公司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就吉家庄村桑干河冰雪小镇、固定桥村优质地块的土地性质、特色作物、浇灌方式等与当地政府进行多次调研考察。2020年1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大同有机旱作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陈阜教授、大同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斌考察基地选址。
科学种植离不开技术支撑。2020年3月,永定河投资公司农业发展部、永定河流域(大同)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农博后农业科学研究院签订基地建设生产技术服务合同和战略合作协议。至此,以科技导入、高标准生产、“政企研农”合作模式打造的全新绿色农产品品牌初具雏形。项目实施过程中,“政企研农”各方加强沟通,明确大同有机旱作杂粮产业发展思路,确保科研试验基地项目进展情况。
抗击疫情不误农时
秉着备春耕、不误农时不负春的决心,自2020年疫情发生,永定河流域(大同)资产运营有限公司3个月内完成土地流转和备耕工作,确保了项目顺利进行。2020年5月9日,随着播种覆膜一体机的缓缓前进,大同有机旱作杂粮科研试验基地正式开播。
基地开播之时,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大同市云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庞有军、北京中农博后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栋、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专家分别对种植要点提出了宝贵意见。
基地首批农作物包括谷类、豆类和甜、糯玉米,施用生物有机肥,采用清澈桑干河水高效灌溉,以绿色基地引领当地绿色农业发展。
“永定三生”品牌亮相
历经春夏两季全程绿色耕种、悉心呵护,大同有机旱作杂粮科研试验基地谷子、绿豆、葵花籽、辣椒等农作物长势喜人。
有机旱作杂粮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玉米采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最新选育的农科糯336、京紫糯218、京科甜608品种,口感甜糯,营养丰富。2020年金秋时节,第一批鲜食玉米走入大家餐桌,受到一致好评。
2020年11月21日,随着“永定三生”有机杂粮品牌亮相第二届永定河论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对于区域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次探索落地开花。
大同市云州区桑干河两岸的这片高寒土地,孕育了永定河流域首个以“绿色生态,科学生产,健康生活”为理念的有机旱作杂粮品牌。而未来,依托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跨省市协同平台,以科研试验基地为核心,以“自有基地展示示范+标准技术服务输出+农户订单种植”模式的探索,将带动该区域种植结构调整和地方农民增收、实现农业节水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