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基带领天岳恒公司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 ■记者 董一鸣/摄
隔三差五,胜古北里小区就会传来一阵热闹声,“大姨,您多穿点,这两天降温了。”“小徐又来看我们了,我跟你说呀……”很多小区居民见了他都会走上前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话家常,他也总是热情地跟居民们说说变化,问问困难,他就是首开集团城市运营服务集团副总经理,天岳恒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铭基。
徐铭基常说:“我是一名党员,必须带领大家把上级党委交到我们手里的任务完成好,把老百姓的生活保障好,居民的需求就是物业人的哨音,这样才对得起胸前的党徽!”
投身防疫一线靠前指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得突然,物业人投身一线为百姓筑起防疫城墙,徐铭基更是第一时间奔赴防疫前线。他在防疫一线边指挥工作,边统筹调配防疫物资,尽己所能慰问防疫职工,看到职工将饺子、汤圆、暖汤热饭吃进肚里,他才回到办公室吃起了方便面和面包,待各项目部防疫工作平稳有序运行时,徐铭基才发现自己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了。
“那段时间我只能抽空给家里打个电话,妻子和孩子都挺支持我的,给了我莫大的鼓励,看到身边的同事战友冲锋在前,百万家庭的健康都需要我们建起防护保障,我们只能向前,不能退缩。”徐铭基说。
疫情严峻的那段时间,天岳恒物业辖区内多处出现过确诊和疑似病例,在徐铭基的带领下,天岳恒物业人实现了所辖800多个物业小区无一例疫情扩散,一线值守人员无一人感染新冠肺炎。
破解老旧小区疑难杂症
在徐铭基的带领下,天岳恒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创新增值服务,在物业、供暖管理服务面积翻倍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物业融入基层治理的能力,以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为着力点,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不断增强居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探索物业服务新模式,实现基层治理新作为。
胜古北里小区,建设年代久远,长期处于失管、失养、失修状态,道路损坏严重,私搭乱建严重,居民出行不便,居民拨打12345热线投诉已经成为常态,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于是市委市政府将这个重担交给了首开集团。“2019年2月26日,天岳恒公司就领下了这个任务并承诺,三天内完成应急接管。”徐铭基说。
3天72小时,徐铭基带领团队迅速抽调房屋、设备设施、环境改造、物业服务等方面骨干人员,成立应急接管小组。小区的简易棚成为临时指挥部,白天分头与产权、设备设施单位实地踏看、交接图纸、完善台账,为了充分利用小区每个角落反复测量,集中傍晚时间登门了解百姓诉求,晚上汇总难点、痛点,逐一制定解决方案。
3天后,在社区主导、居民代表共同参加的“议事会”上,一份包括环境改造、楼内设备设施更新、日常物业服务管理等各方面的接管实施方案呈现在大家面前,讲解时,徐铭基看着居民原本紧皱的眉头逐渐松开。徐铭基说:“制订切合民心的方案是基础,更重要的还是把方案逐一落实,让老百姓看到我们首开物业接管后,实实在在的变化。”
经过半年多的多方协调对接,胜古北里小区的路灯亮起来了,路边的绿化带建起来了,杂乱无章的停车管起来了,老楼上下水改造也动起来了,小区居民高兴地说:“小区三十多年没有路灯,现在这灯亮到了我们心里了!”
徐铭基创新运营大力推行“试点项目”计划,双旗杆、禄长街、胜古北里、原子能等13个试点特色项目成为了榜样示范区,专业团队和量身定制的多套服务标准,打开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的新局面。
探索城市有机更新路径
在徐铭基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品牌梦,它不只是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更是一个入得了人心的口碑:“要做百年老店,根还在服务品质上,定标要高,服务要用足心意。”
作为一名老党员,徐铭基始终坚信“党建就是生产力,党建就是凝聚力”,创新提出“党委引领、支部联动、党员发力、多元参与”的“党建+”小区治理模式,带领业务骨干建立公司党建指导员下沉工作机制,要求“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周与项目属地政府对接,发挥“宣传员、指导员、服务员、协理员”职责,每月开展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共同参加的居民议事平台,零距离了解辖区百姓诉求与呼声。
徐铭基要求自己每两周组织一次党建联建工作交流,每月对接一个街道社区,累计走访百余次,牵头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三门楼体整治工程、胜古北里小区应急接管整治改造工程、崇文门西大街直管公房改造项目、车辇店非经项目整治工程等多项首都更新工程。指导各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与首都核心区大栅栏街道、椿树街道、西河沿街道等建立“党建1+1”红色平台,累计开展党员学习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近百次,多次荣获属地政府颁发的优秀共建单位荣誉称号。
徐铭基是一个敢闯的人,他说:“做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没啥利润可言,国有物业更不能吃老本,我们在承担国企社会责任的同时,更要创新效益,这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