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强履约 全力以赴保工期”,这是天津市武清万达项目每一名建设者心目中的决胜目标。面对紧迫的工期,他作为万达攻坚战的“领头人”,中建二局优秀青年,中建二局一公司十佳职业道德模范、分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工作十年,历经七种岗位,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就是设备安装分公司副总经济师、武清万达机电项目经理张鹏。

        商务战线上的“精兵”

        工作之初,他是一名实习工长,爱钻研业务,每遇到技术难题,他都要自己先“琢磨演练”施工过程,测算成本,力争做到利于施工、便于甲方后期维护“双赢”。

        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项目当电气工长期间,当时设计比较保守,没有考虑后期增加使用功能而导致的桥架增容,现场已经按图施工的桥架基本都达到了45%以上,按照规范桥架内的电缆敷设不应超过截面的40%,为了保证运行安全,电缆散热,愁坏了甲方及监理的现场工程师。如果重新扩大桥架面积,拆除已经安装好的桥架和电缆,重新安装,加工新的桥架,废掉原来的桥架,工期和成本的损失大,他苦思冥想,取下原有的桥架盖板,将同规格的桥架反扣在已安装好的桥架上,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甲方、监理和设计的认可,得到了两倍桥架的收益,甲方保证了工期,减少了更换桥架的损失,保证了安全使用功能,竣工一次性验收合格,一项“桥架增容”,共节约成本近200万元。

        工作之余,他的小发明、小创造给项目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节约的成本也越来越多,他也从一名工长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商务经理。

        BIM技术的“拓荒人”

        2012年,BIM技术以其可视化、模拟性、信息集成化等优势被建筑业认可,平时就爱钻研的他开始跃跃欲试,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管道综合排布,用BIM来展示,让他兴奋不已。2014年,分公司准备成立BIM工作室,他自告奋勇,成为了分公司BIM的第一代管理者,带领着包括他只有两个人的工作室开始了“施工模拟虚幻世界”。

        软件陪伴他度过了多个不眠之夜,为了更快更好的使用BIM软件,他自己建族库,应用BIM技术把机电各个专业管道进行综合布置,完善工程设计、管道碰撞检查,大大降低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次数,同时做到既优化空间又便于使用和维修。

        对他来说,“这个软件太好用了,我一定要让分公司所有的项目都应用BIM技术。”然而他的想法却遭到很多项目的拒绝,“大鹏哥,我们项目用CAD也能把管道排布的很好,施工后的观感质量也不差,你的BIM我们不会用,而且画起图来太慢,没人会画。”

        张鹏心里着急,突然想起师父所在的工程开工不久,规模大,应该更适合使用BIM技术,就这样BIM技术在分公司湘潭万达项目亮相,成功完成了大商业BIM地下室的综合排布,得到了业主的大力肯定,分公司的BIM技术也达到了当地的领先水平。《BIM技术在湘潭万达项目的应用》还参加了中国安装协会主办的安装之星大赛,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为分公司捧回了第一个奖杯,BIM技术也在分公司得到了普及。

        从此他开始了在分公司几十个项目的辗转奔波,“大鹏哥你快来我们项目吧,甲方催了。”“大鹏哥,这个插件怎么用呀?快教教我们吧……”BIM技术以工程质量、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等优势,为分公司在降本增效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履约攻坚的“排头兵”

        2018年,分公司首次独立承接装配式工程中海云筑项目,作为中海华北区域工期最为紧张的工程,他临危受命,面对项目经理这个新的岗位,他白天忙着工地施工协调,夜里筹划着项目成本测算,甚至不慎扭伤骨折,打了石膏,拄着拐杖,依旧放心不下施工现场,脚伤不断复发,近一年的时间才康复。

        轻伤不下火线,2019年年底他又一次勇挑重担,接管武清万达项目。受疫情影响,武清万达项目机电安装工期压缩近50%。在这种高强度的工期压力之下,他带头完善整体组织架构、优化项目管理团队、合理调整资源配置,将工程化整为零,分层同步快速推进实体进度。工期紧,交叉作业面多,他就带头利用BIM技术建模,搭设四维空间,破解管线综合碰撞问题8753条,大量减少项目返工返料问题,节约成本近80余万元。

        机电安装工程纵横的管线是建筑的循环系统,而那些大型设备就像是建筑的各个“器官”。“这批大型设备最重的可达15吨,吊装幅度45米,真是个不小的挑战呀!”“设备结构复杂,重量巨大,吊装大型设备,就像实施器官移植手术,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和精细度。”张鹏结合实际情况,亲自指挥,综合分析了现场各方面条件,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吊装环境进行确认,直至吊装完成。

        去年八月中旬,工期紧张又赶上雨季,为了避免雨后万达变成“水帘洞”,他带领管理人员连夜抢险,扛着沙包封堵洞口,封堵完已经接近晚上十点,他让同事们回去休息,而他依旧守在办公室等雨来,直到下雨后他巡视一遍确保没有漏洞才回到宿舍休息。

        雷打不动的每日销项会,他逐项排查,倒逼落实,确保每个环节紧扣,“所有人员都在办公室等我,会后一起上4层倒运材料。”小体格、抗大事,项目上一位员工大姐看着他日渐消瘦心疼不已,就是这小身板扛着几十斤重的焊管,连夜带着团队清理周转材料,为楼层移交站好最后一班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