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国企老厂房变成具有未来科技感与设计感的智慧园区。12月24日,北京未来设计园区启动仪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举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表示,北京未来设计园区是张家湾设计小镇的示范样板工程,致力于构建绿色、智慧、共享的多元活力场景,打造兼具设计感、科技感、工业感、未来感和幸福感的“五感”家园。

        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一期改造工程共计13000平方米,包括共享办公大厅、创新办公楼和设计师餐厅。昔日的铜牛老厂房变身为充满活力的北京未来设计园区,聚焦设计产业前端研发与创新,融合创研工作室、大师工作室、设计博物馆、设计交流与展示中心等功能。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作为设计小镇“首创”、“首个”项目,已初步呈现出工业气息浓厚、设计与科技交织的活力场景。

        “未来园区的启动,是创新工作的开始。”徐全胜说,未来园区将在科技方面积极研究中国自主创新先进科技产品、技术、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另外,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二期工程也在积极筹划中,以前遗留的旧锅炉房将“变身”文创区,还将建设智慧青年公寓、文化集市及规模更大的设计集群。

        2019年12月,北京建院作为首批企业签约入驻张家湾设计小镇,积极发挥头部企业引擎带动作用,投身张家湾设计小镇规划设计建设,探索城市副中心张家湾创新模式。为构建副中心“高精尖”经济结构、服务主城区、辐射京津冀提供有力支撑。作为设计小镇的示范样板工程,北京未来设计园区在打造过程中实现了多项创举:北京建院与通投公司、铜牛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探讨和实践土地盘活利用的创新模式;作为城市副中心首例设计牵头的EPC模式试点,通过与北京建工密切配合,在有限的工期和造价条件下完成了园区一期厂房改造的高品质呈现,实践了建筑师负责制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给予了充分保障和关怀,实现了诸多政策和制度创新,同时与入驻设计小镇的科技企业充分协同,很多入驻企业的产品、技术已应用于园区建设和使用场景中。

        启动仪式现场,未来设计院、北京城市建筑设计与科技联盟、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室、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清华大学)和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智能建筑与建造联合实验室、北京城市学院数字建造实践平台、中央美术学院就业创业孵化中心7家机构揭牌,成为首批北京未来设计园区的入驻机构。 北京建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豪尔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广联达创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数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家股东代表签署“筹建首都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股东单位强强联合,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创新设计生态体系,共同构建全国领先的创新设计资源整合平台。以新基建为切入点,聚焦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城市科技融合发展与集成创新,研究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治理体系,打造城市科技领域规划、设计、建设、验收、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一体化解决方案。

        未来在张家湾设计小镇运营中,北京建院将积极对接资本,深度开展合作,联合成立产业基金,探索“定位、策划、设计、建设、招商、运维、产业孵化”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开辟可复制、可持续的设计小镇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