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北京博士后工作助力‘两区’建设推进会”为85家新设博士后工作站单位授牌,至此本市博士后工作站达442个,流动站52个。
今年增设的85家工作站,聚焦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行业;既有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高精尖产业,也有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等为大众服务的民企,还有像维泰瑞隆(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致力于原创药的企业。
市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覆盖了全市优先发展的全部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成为本市“两区”建设主力军。一是科研成果实现“高产”“硬核”。据统计,2011年以来,北京市属设站单位出站博士后2175名,共发表论文7222篇,人均3.32篇,高于全国的人均2.83篇;完成项目4964项,人均2.28项;申请专利2002项,出版专著465本。二是人才培养效果明显。2011年以来,本市出站博士后留京工作和创业1824人,占出站总数的83.9%。许多博士后成长为国内相关领域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物。三是科研成果带动“创业”“就业”。博士后们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带动了新行业、新产品、新服务的发展,促进了创业和就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