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站改扩建施工 ■通讯员 刘甜/摄
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前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机械马达声轰鸣阵阵。由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西安站改扩建工程新建北站房近日已完成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地上混凝土结构完成70%,目前正向新建北站房下一工程节点冲刺,预计明年底投入使用。
站房采用仿唐建造风格
西安火车站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解放门外,1934年建站。2019年,中铁建工集团对南站房进行改造和新建北站房。改造后,站房整体将采用仿唐建造风格,色彩呈青灰色,与600年古城墙相呼应。新建北站房及东配楼外立面采用拓扑变形的庑殿顶,屋顶平缓、出檐深远、斗拱较大,如振翅高飞的大雁,与轴线另一端的大雁塔遥相呼应。西安唐大明宫与明城墙相距约500米,西安火车站位于二者之间。新建北站房入口正对丹凤门,仅160米的距离,从高空俯瞰,南与唐大雁塔、朱雀街遥遥相望,形成“宫-站-城-街-塔”五位一体格局。
巧用技术攻克难题
由于施工现场涉及多个单位垂直交叉作业,南站房仍在使用,现场施工协调配合难度不断增大。作业人员克服疫情影响、汛期及高温作业等困难,在防疫的同时有序安排施工。中铁建工巧用“无人机”监测技术,对现场及周边道路进行实时勘查,根据航拍图制定施工及物资进出场路线,提高了可视化管理水平,降低了交通成本。
新建北站房单节型钢柱最大重量高达27吨,且需在基坑基础筏板上进行吊装,基础筏板为上反梁结构,吊装困难。技术人员制定专项吊装方案,根据吊车行走路线,先使用回填土将上反梁结构的基础筏板填平,铺设钢板后再使用100吨履带吊进行吊装,攻克技术难题,为保证后续施工进度争取了时间。新建北站房结构为劲性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包括型钢柱和型钢梁,在进行钢筋连接时,无法采用普通的直螺纹套筒进行连接。技术人员迅速调整方案,改为双螺套的连接方式对钢筋进行连接,解决了钢筋连接的施工难题。新建北站房柱截面尺寸大,摒弃了常用的通丝螺杆加双钢管的施工方式,改为定型的镀锌方圆扣对柱模板进行加固,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抢抓时间节点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将在陕西省举办,为如期交付,西安站建设整体步入“快车道”。
项目部先后开展“双战双胜利”主题实践活动、“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专题劳动竞赛,全力冲刺工程建设。8月10日,新建北站房首段基础垫层开始;8月17日,首段基础筏板浇筑完成;9月18日,首段地下结构封顶,工程整体冲出“正负零”;10月10日,新建北站房12000平方米地下结构如期封顶,全面进入地上施工。
南站房改造20天完成安检厅拆除、新建、装修;30天完成厨房拆除、新建、装修;60天完成外立面改造,老站房的“面皮”——“西安”两字依旧保留。东配楼及车场配套房屋工程优化施工组织、增加劳动力和机械投入,乘务员服务中心、电务检修基地检修综合楼和工务段办公楼三个施工点调试全部完成,9月30日完工,国庆期间全部投入使用。
西安火车站建成后,将从现在的3.3万平方米扩大到11.15万平方米,成为拥有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多通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将推动城市规划建设,成为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有力支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