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记者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东侧发现,外立面中间被一道十几米高的汉白玉色菱形钢网架覆盖。这条钢网总长度468米,自北向南覆盖了东立面从6米至20米的范围,钢网的外侧将安装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特有的“鸟窗”单元体,这种单元体由约9种不同开口尺寸的幕墙组成,如同飞鸟翱翔于湖面的水墨画一般,在阳光映衬下,形成群鸟飞翔的别样景色,故称为“鸟窗”。

        北京建工集团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经理池明智说,项目的幕墙由搪瓷钢板和玻璃幕墙组合而成,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幕墙安装现场执行经理刘洋介绍,菱形钢网架作为整个幕墙体系的基础,是将幕墙整体挂在建筑外立面的连接件,而选择菱形结构而非传统方形结构也有特殊原因。“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鸟窗’幕墙结构特殊,我们要确保钢网架牢固度万无一失,选择菱形是因为相当于两个三角形拼到一起,三角形的受力是最稳固的,而菱形网架虽然加工较麻烦,但无论安装还是吊装都更容易,因而选择这种造型。”刘洋说。

        整个菱形网架被分为了17段,每一段又分成了3节。菱形钢结构施工采用地面拼装、分块组对方式进行安装,因钢构件重量大,从胎架预制——地面预拼装——分块安装——后塞杆补充成型,施工全程由吊车和曲臂车配合施工完成。根据国家规范,钢网架这类龙骨结构的安装误差控制在5毫米即可,而国家会议中心二期误差最终定格在2毫米以内。“我们按照精品工程的总要求和打造一座现代艺术品的标准去建造幕墙,展示中国智造的实力。”池明智说。

        为保证2毫米误差,项目部派专人对每一根钢构件进行检测,品控团队巡查检测,甚至飞行检查都成为每一根“工”字钢原材料出厂前必经的关卡。此外,运输过程中的道路选择都经过详细测算,同时配合工地复检校核,达标的材料才能用于加工菱形钢网架。每一节拼装后都有技术人员对地面拼装和焊接后的网架精度进行再次核验,误差一旦超过2毫米就要返工。“468米的长度,如果一节差1毫米,最终拼出的网架将不在一条直线上,更不要说后期安装‘鸟窗’幕墙了。”刘洋说。

        11月20日,东立面“鸟窗”幕墙用菱形钢结构施工全部完成,南侧和北侧钢网架也全部完成,后期将启动幕墙的整体安装。“幕墙设计方案确定至今,我们围绕幕墙细节方案讨论开了不少于100次品控专题会,特别是对大约9种开窗尺寸的位置、角度,冲压造型、颜色等进行了多轮反复探讨,甚至是开窗一个锐角的角度技术方案都要细致研究。”刘洋说。

        根据施工计划,幕墙的最终方案已基本确定,预计明年1月31日东侧幕墙将完成30%的安装任务,南侧和北侧幕墙将全部完成,到明年6月,幕墙部分施工将全部完成,实现国家会议中二期外观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