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控集团所属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规划设计的通州区碧水临时调蓄应急工程近期建成投入使用,对改善区域内河湖水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道绿色防线。
每到汛期,短时强降雨天气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合流制排水系统对河湖水系造成溢流污染。建设调蓄设施是控制溢流污染、提升防汛能力、增强城市韧性的有效手段。今年,市政总院着手设计通州区碧水临时调蓄应急工程,消减溢流污染,保障水环境安全。
据介绍,该调蓄应急工程充分利用现况坑塘,形成4万立方米调蓄空间,对流域范围内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溢流污水进行收集、调蓄,控制污染物排放,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率,削减污染物入河总量。该设施投入使用至今,截流合流污水累计达13.3万吨,有效地提高了副中心防汛能级。在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同时,调蓄池采用浮动膜封闭技术,成功打造了“无臭”调蓄池。据悉,调蓄池池面采用浮动膜密封系统,覆膜贴合水面随液位浮动,可有效控制臭气散发,臭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可有效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消除邻避效应。
一系列再生材料也被应用于项目中,助力绿色新发展。该调蓄池拦蓄坝体采用约7.5万立方米的级配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节约自然资源,同时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生利用。此外,在满足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该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格栅井、提升泵房等土建设施,进行设备更新,有效降低工程投资,提升经济效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