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后的老北京劝业场 ■记者 董一鸣/摄
在“网红打卡地”鼓楼留下一张珍贵照片、在天坛公园感受昔日的祭天风貌、在前门大栅栏品尝地道的京味小吃……一步一景,游人行走在这条中轴线上,感受着北京城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风貌所散发的吸引力。
近年来,北京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指引,一座座中轴线两侧的重点文物、古建筑经过腾退修缮后重现历史风貌。位于南中轴北段的大栅栏,是北京传统商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首开集团房地总承包部第十分公司先后承接了大栅栏劝业场和廊房头条文物建筑的修缮任务。如今煤市街、珠宝市街、粮食店街、杨梅竹斜街……这些因时代变迁而斑驳残损的旧巷,在首开建设修缮团队的修复呵护下,重现市井气、烟火味。
从前门楼底下走过的人们,先会被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迷住,这就是建于1905年前后的老北京劝业场,是京城首幢大型综合商业楼,比久负盛名的天津劝业场还年长二十几岁。步入这座商业楼,天光透过玻璃穹顶洒满大厅,白壁、灰砖陡然生辉,室内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素雅。“这基本上就是劝业场最初的样子了。”首开房地集团修缮项目技术负责人王伟说,自1975年到2010年的35年间,劝业场分别被改成“新新服装店”“新新宾馆”对外营业。
据史料记载,老北京劝业场外观四层,内部实为三层,另有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加钢屋架,是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最关键的是,这座南北向的狭长建筑内部实际分为三个庭,而多年的改造利用已让这个基本格局面目全非。如何能恢复三个庭的大构架?修缮工作前期,首开建设团队在通过历史资料图片反复对比和考证后,对商场室内外的墙体进行了大规模复原,甚至就连墙上的砖缝都是请古建技师依照老样子一点点恢复出来的。此外,劝业场门口的台阶,也是将搭建物拆除了二三十厘米以后,才露出原有的面貌,最终在修缮维护后,保留了老台阶。
复古的同时也有创新,老劝业场的屋顶设有巨大的玻璃天窗,为营业厅采光。现今,老劝业场不仅恢复了玻璃窗,还加入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使得窗子可以随着阳光调节角度,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光照明,利用自然风换气。“我们为了不对建筑造成扰动,全都由人力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拆除,绝不能用大型机器‘一键搞定’。工人们用小锤子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敲打,尤其是和古建本体连接之处,更是小心翼翼,一层层地剥离需要拆除的部分。”王伟说。拆除工作大功告成后,更重头的保护性修缮随即展开。大栅栏街区胡同狭窄曲折,紧邻居民区,胡同外摆放着不少杂物,建筑内更是处处是文物。修缮现场附近集中了大量设施、材料,随着工程的推进,机械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叉作业越来越频繁。
不能进出大型车辆,就全部改用人力,将建筑材料化整为零,“肩扛手提”运输到作业面。首开古建工匠们在有限的作业空间里闪转腾挪,对诸多工序力求精益求精。在首开建设团队的保护与修缮下,大栅栏地区在文脉保护与传承、城市功能与空间演进、老城更新与民生保障多元融合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今,重生后的老劝业场一层大厅被用于文化宣传,二、三层则为展览空间,主打文化艺术品展示,汇集了老北京及全国各地的传统艺术品,成为大栅栏地区亮眼的文化窗口。“是老北京味儿。想感受北京文化就得来北京中轴线上著名的商业街大栅栏。”在北京旅游的广东游客李女士在参观完老劝业场后说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