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乘坐K27/28次(中朝国际联运)列车出行 ■记者 周宇杰/摄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朝建交75周年。而由国铁北京局北京客运段京丹车队值乘的K27/28次(中朝国际联运)列车,也迎来了开行70周年的荣耀时刻。
北京至丹东K27/28次列车前身是1950年开通的北京至沈阳1/2次;1954年5月21日,从北京延伸至安东(今丹东)为13/14次,同年6月3日,列车开始肩负起中朝国际联运任务;1959年6月11日,当时的铁道部进行大型铁路运行图调整,13/14次列车车次变更为27/28次;1981年10月11日,27/28次列车变更为K27/28至今。
一趟外表平平无奇的绿皮车,在中国境内跨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四省市,全程1103公里。它曾在抗美援朝时为运送志愿军战士和战略物资作出过贡献;作为中朝国际联运列车,它也是连接丹东及周边城市乃至朝鲜半岛与华北地区之间的优质客运列车。整整70年,它是中朝友谊的桥梁,“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践行,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密不可分的钢铁纽带。
记者采访了K27/28次列车的列车长们,他们从80年代开始见证这趟“英雄车”成长至今,不变的是车队始终坚守70年来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不让旅客一时为难”的京丹精神,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
2020年之前,K27/28次列车会从丹东跨过鸭绿江,最终到达朝鲜平壤,其余时间列车终到丹东站。不过,只有车尾加挂的两节国际联运车厢出境,其他车厢则停留在国内。
杨勇1982年进入京丹车队,在这位K27/28次前任列车长的回忆中,虽然当时他们并不负责国际联运车厢的具体工作,但是大家都明白自己代表着列车对外的窗口,所以总是提着一股劲儿,当时联运车厢位于车尾,与餐车有一段距离,列车员会走到联运车厢与国内车厢的交接处等候,“我们都会学习基本的朝鲜语、英语,如果有国外乘客前往餐车用餐,中途有问题时,我们可以保证及时解答解决。”
在1998年至2012年间担任列车长的杨贺明回忆,进入90年代后,当时K27/28次列车车票价格实惠、速度快,成为北京市民前往本溪、丹东等地旅游的首选,也让越来越多人走进了丹东这座红色城市。
K27/28次现任列车长石新礼表示,“很多旅客对于丹东或者北京的记忆都是从K27/28次列车开始的,这趟车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如今,京丹车队也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的服务质量,为了保证旅客出行舒适,车队为大家准备好母婴服务室、救医线路指引卡和“常旅客登记”服务,旅客每次乘车时都可以在车厢内打卡,并积累小印章,当印章数量达到一定时,便可兑换精美的徽章,这种独特的奖励方式,不仅增加了旅行的趣味性,也让“红色京丹”以列车为流动的平台,成为了传播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流动驿站。特别是,关于丹东抗美援朝红色景点和故事,一代代“京丹人”耳熟能详、薪火相传,为广大旅客提前讲解和介绍,更成为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旅客抵达丹东前按图索骥出行或参观游览的宝典秘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