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们参观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                                   ■记者 马丹丹/摄

        2024年5月18日上午,2024北京博物馆月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盛大启幕。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白崇介绍,博物馆月期间将集中发布惠民文博活动,启动展览、文创、电影、阅读四大主题周,期间将有上百家博物馆推出线上、线下近千场展览,每天面向社会公众发放过万张博物馆免费免预约门票,让市民游客全方位感受博物馆之城的文化魅力。

        启动仪式发布了经过市文物局精心制作出品的《北京博物馆导览》与《北京博物馆地图》。记者看到,《导览》详尽记录了213家博物馆的丰富信息,从古韵十足的历史文化类到科技感满满的自然科技类,从革命纪念到艺术殿堂,还贴心标注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及晚间开放信息,方便快速定位。《地图》则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北京博物馆布局,通过图标区分七大类别,一图在手,尽览博物馆全貌,信息齐全,便于规划行程。一位参加仪式的文博爱好者告诉记者,他决定以地图上标注的博物馆为目标,一个个进行“打卡”。

        此外,启动仪式上,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为在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中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北京10家博物馆授牌,包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海关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民族文化宫、民航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铁道博物馆、园林博物馆、香山革命纪念馆。这些博物馆以高水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管理等,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文博事业的领航者,为“博物馆之城”的宏伟蓝图添上浓重一笔。

        启动仪式最后宣布“燕赵乘春复此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开幕,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筹备处副主任张杰介绍,该展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十周年之际由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联合主办的重量级展览,汇集京津冀三地文物、展品、档案资料等398件组,展示京津冀三地历史上形成的地缘关系和城市群关系,帮助观众更好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未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11-12展厅将固定作为“京津冀博物馆展厅”,供三地联合办展使用。开幕式上,京津冀三省市博物馆馆长还发出合作倡议,共同推进京津冀三地文物博物馆工作协同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