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3点多,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北京佳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兴和县分公司,职工们正加紧赶制一批帐篷,37岁的武文华是众多当地员工之一。“以前我一直在家也没有工作,自从北京国企来了以后,我现在每月最高收入能拿到4300元,比当地3500元的平均工资高出许多。”武文华一边熟练地缝制帐篷窗口,一边兴奋地说。
佳泰兴和县分公司一线员工中,有八成是当地人 ■记者 周宇杰/摄
这是北京时尚控股所属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佳泰兴和县分公司推动京蒙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2019年,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环境下以及当地政府邀请下,佳泰兴和县分公司和燕阳兴和分公司在当地落地,实现产业先行,带动当地就业。
据北京光华纺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庆宝介绍,佳泰公司是一家生产高强涤纶丝经编双轴向PVC涂层材料的专业厂家,公司独立设计研发制作的柔性可移动日光保温大棚已广泛投入市场,并具备各种规格帐篷、苫布、盖布及柔性材料制成品深加工能力。目前,佳泰兴和县分公司共有员工150人,其中120人都是兴和县当地员工,占总员工人数的80%。
每天早上7点,家住兴和县新城区农机小区的武文华准时出门,骑上电动车仅十几分钟,就抵达上班地点。在公司食堂吃过早饭稍作休息,8点整,武文华坐到工位上开始熟练地缝制帐篷。
“我结婚之前曾经在北京打过工,学过做衣服的手艺,结婚后因为要照顾家和孩子,十几年来一直没工作,全靠爱人一个人打工,生活上也很紧张。”武文华说。
十几年后重拾针线,仅用两个月,女工武文华就成为帐篷缝纫能手 ■记者 周宇杰/摄
今年3月,佳泰兴和县分公司开始招收员工,武文华在家里坐不住了,因为有过做衣服的手艺,她很快被公司招了进来。上岗前,从北京来的技术骨干手把手教她如何缝制帐篷,两个月培训结束后,武文华成了缝制帐篷的能手。
“底薪加计件工资,一般员工一天缝制20个左右,武文华一天最多能缝30个,一个月下来,工资有4000多元。”北京佳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苗说。
提到家里的生活状况,武文华笑得合不拢嘴,她说:“公司一天三顿都管饭,我基本上都在这吃。孩子上初中在学校住宿,每个月的生活费、补课费也都不成问题了,再加上爱人的工资,还能攒下来一些。”
佳泰兴和县分公司生产的保温膜用于建设厂房、大棚、宿舍等 ■记者 周宇杰/摄
在佳泰兴和县分公司车间,46岁的王玉文也是今年3月来到这里的。刚来的时候,由于家住兴和县团结乡东七号村,每天早上要在路上花费一个半小时,行程近30公里。“起得特别早不说,而且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也多,也不安全。”王玉文说。
公司了解到王玉文这样的员工家住太远,生活和工作极为不便,主动为12名员工免费提供住宿。住进4人一间宿舍的王玉文喜出望外:“宿舍里生活设施啥都有,公司还免费给我们配发了棉被、床垫等生活用品,我在这工作踏实得很。”
佳泰兴和县分公司生产的可移动大棚种植草莓、西红柿等经济作物 ■记者 周宇杰/摄
除了免费提供住宿,王玉文和其他员工还不定期能领到公司发放的福利,黄瓜、西红柿等蔬菜,毛巾、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用王玉文的话来说:“这工作干的舒坦!”
光华集团是北京时尚控股都市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的代表,所属城市应急、军民融合、民生保障等产品研发生产环节向京外疏解搬迁,加快了对京外地区的经济带动辐射。
佳泰兴和县分公司保温膜生产线为欧洲进口,全自动化保证生产效率■记者 周宇杰/摄
伴随着京蒙对口扶贫工作的推进,金秋九月两地产业互补结出硕果。9月4日,光华集团与兴和县政府签约,京兴新材料科技园项目正式落地。科技园总建设用地29.6万平方米,预计项目总投资5.7亿元。
程庆宝表示,光华集团谋划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乌兰察布市,并着力打造新材料园区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既是响应中央和两地政府号召的政治担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新兴产业链生态的市场选择。
佳泰兴和县分公司生产的抗疫帐篷在防疫一线发挥作用 ■记者 周宇杰/摄
据了解,京兴新材料科技园定位为新材料研发及应用推广,建设开发区分近期和中远期,近期以光华集团下属核心科技企业为主,主要包括佳泰、燕阳、海天等,以军工、军民融合、应急装备、农牧业设施、轻体节能建筑、进口替代产品等为主。中远期将为光华集团开展的科研合作项目推广留出空间,为北京时尚控股旗下多个高新技术企业向京外转移创造条件,也将为光华集团在京七大产业园区内的长期合作伙伴企业疏解拓展提供便利,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空间。
用手机远程操作大棚的上下通风口以及棉被层开关 ■记者 周宇杰/摄
“预计3年后,佳泰公司、燕阳公司等光华集团现有核心业务入驻达产后,园区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并创造近千人的就业机会。”程庆宝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